1952年,已是副司令的李文清回到家乡,一入老宅门,便看到一男一女跪在院中,仔细一看,原来是他前妻,他上前扶起前妻,问了一句:“当年抢走你的恶霸在哪里?”
1952年,时任川北军区副司令员李文清向组织请了个假,他离家二十年,想回湖北松滋的老家看看。
申请得到批准,他就踏上了回乡路。李文清荣归故里,松滋县一下热闹了起来,县政府在李家河搞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欢迎著名战将回乡探亲。
说是探亲,其实在家里已经没有什么亲人了,如果说有,那可能就是那个数十年未见的前妻。说起来,他当年参加红军,还要感谢她,因为他是为了报夺妻之仇才参军的。
英雄归家,村里男女老少都出来迎接,面对乡亲们的热情,李文清也很激动,他与大家打招呼,还给小孩子们发糖吃。
一阵寒暄过后,他挤出人群向自家老宅走去。一踏入家门,他便看到院子里跪着一男一女,上前细看,不禁心里一紧。
虽然岁月在她的身上留下了痕迹,但那熟悉的面庞,他是不会忘记的,跪着的妇女就是他年少时的前妻周幺妹。
李文清,湖北松滋县人,1910年生,家里祖辈都是农民,他是家里的独子。在他年幼时,全家人靠租种几亩薄田度日,但若遇到灾年,一家人的生活就没有着落了。
尽管家里日子过得紧巴,但该做的事还是要做,眼看李文清到了娶媳妇的年龄,家里人也开始为他物色媳妇。
父母为他找了他的表妹周幺妹,没有彩礼,二人简简单单就把婚结了,婚后周勤俭持家,李下田干活,家里人已经在盼着抱孙子了。
但天有不测风云,1927年,松滋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李家交不上租,天天被地主催,无奈之下,父亲只好打发17岁的李文清外出干活,到一个地主家去放牛。
那个地主家在另一个县,离李家有百里地,为了生存,李与妻子只好相隔两地,但谁知,他这一走,家里出了事,自己也在外闯了祸。
李在外帮地主放牛,一头牛忽然死了,地主就赖他头上,一文钱不给,还将他打了一顿,他回到家里,妻子周幺妹也不见了踪影。
一问才知,是被那地主家的少爷强行霸占了,李文清这气不打一处来,操起刀就要去找地主算账,本家叔叔上前夺下他手中刀,叫他人去就行了,带刀不是惹事吗?
结果李文清人去了之后,与地主理论不通,人家二话不说就叫家奴狠揍了他一顿,李吃了哑巴亏,还被打成重伤,这口气,他一定要出,这夺妻之仇,他一定要报。
但是如何报呢?李认为要想报仇,最好手里有枪,他听说红军是专打土豪劣绅的,而且手里有枪。
那时,贺龙率领的红4军在松滋县搞土地革命,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当地百姓纷纷响应,很多农民子弟都参加了红军。
李虽然不知道红军是干什么的,但一想到队伍里有枪,就打定主意要去参军。但是因为当时红军经常转移,一时不知哪里找。
为了找到红军,他天天向人打听,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日,他打听到红军在邻村,当他赶到时,红军已经过了河,他二话不说,跳入河中,就向对岸游去。
幸运的是,队伍接纳了他,此后,他便成为贺龙队伍中的一员,但此时的他,并不知道什么是革命,更不懂得共产主义,心中所想仍是报仇,为此,他还吃了处分。
李文清入伍后,苦练杀敌本领,在战场上表现得十分英勇,不久,便因功当上了班长。
后来贺龙的红4军和红6军在公安县会师,两军合编为红二军团,红4军改称红2军,到1931年时,红二军团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
同年,红3军转战到松滋、长阳一带,李文清心想终于有报仇的机会了,于是一天,李带着几名战士趁着执行任务的空隙就回到了家乡,一心要找地主家的少爷报仇。
地主家听说李带人来寻仇,赶紧打发少爷出去躲避,李文清没有找到仇人,就放了一把火,将地主家给烧了。
之后李也因此事被关了禁闭,连队指导员专门找他谈了话,做他的思想工作,对他说:“你和地主恶少是有仇,这不假,但这队伍里哪个没有仇人,如果都像你一样,我们还如何革命?地主恶霸为何如此嚣张,那是因为有政权为他们撑腰,只有推翻了吃人的政权,才能报阶级仇啊!”
李文清听后,心中逐渐意识到:他要想报夺妻之仇,首先要革命,推翻那个吃人的政权。
此后,李文清抛开了私仇,一心一意把精力放在革命上,历经生死,逐渐成长为一名著名战将。
新中国建立后,李文清随贺龙南下,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战争,后被任命为西南川北军区副司令员。
1952年,他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时隔20年又见到了前妻,心中感慨万千。不料周幺妹却一个劲地向他道歉,求他原谅,前妻这样卑微,他心里一阵难过。
他上前亲手将周幺妹夫妇扶起来,对她说:“当年的事早就过去了,现在全国解放了,再也没有人敢欺压我们了!你们也是受苦人,以后好好过日子吧。”
他还拿出自己的一些钱交给周,嘱咐他们好好生活,多为国家做些贡献。
而那个当年欺压他们的恶霸,因害怕而选择了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