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开国女少将李贞携夫回湖南老家探亲,当她热情地和乡亲们寒暄时,一个老汉挤进人群看到她后,忽然大喊:“这不是我家的童养媳吗?”
这一年,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李贞被授予我国第一位开国女少将,她本人感慨万千,欣喜之余,离家多年的她,忽然有了想回家乡看看的想法。
李贞是湖南浏阳人,此时的她荣归故里,家乡的父老乡亲都很高兴,当她到达小板桥乡时,家乡父老都热情地围上来问候她,这时一个老汉也挤入人群,当看到她后,不禁吃了一惊,忍不住大叫一声:“这不是我家童养媳吗?”
老汉此言一出,周围人都被他吓了一跳,但此言非虚,李贞确实曾经是他的童养媳,这是李贞的一段痛苦经历。
李贞出生于1908年,家境贫寒,但父亲重男轻女,为了生儿子,一连生了六个女孩,李贞就是老六。
父亲眼见生子无望,心情郁闷,后来积劳成疾去世,母亲无力抚育六个孩子,在李贞六岁时,听说姓古的一户人家找养女,便把李贞送了过去,但李贞过去后却变成了童养媳。
过去的童养媳就是一个廉价的劳动力,除了洗衣做饭,喂养牲畜、伺候一家人,偶尔还要下地干活,主家稍有不如意,就拿李贞出气,拳打脚踢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当李贞长到15岁时,眼见苦日子一眼望不到头,便产生了逃跑的想法,但古家却突然决定要给她和古天顺完婚。
古天顺脾气不好,婚后李贞的生活也没有丝毫好转,反而增加了皮肉之苦,还要受丈夫古天顺的毒打辱骂。
婚姻像一道无形的枷锁,牢牢的束缚着李贞,在这个充满压迫的环境中,她十分绝望,甚至一度跳河自尽,好在被人及时救起。
就在此时,一道曙光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共产党带着光明来了。
1926年,共产党来到了湖南浏阳,在当地建立了妇女协会,旨在宣传革命思想,打破"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
一天,李贞的姐姐告诉她,共产党在区里成立了妇女协会,好多妇女都参加了,李贞听完姐姐的介绍后,也决定加入。
但是当党员们询问她的名字时,她愣了一下,因为父亲嫌弃自己是个女孩,生下后连名字都没有起,自己都嫁人,也只是有个代称。
于是,她自己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就叫李贞,这个名字代表着她的新生。妇女协会为李贞打开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光明的世界,她的精神为之一振,发现了人生追求的方向。
当时正处于国共合作时期,革命发展很快,李贞的进步也很快。她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做妇女们的思想工作,鼓励她们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改革。
她的工作能力和巨大进步,在一年后也得到了认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式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回到家后,她也去做丈夫古天顺的工作,让他也参加革命,结果不但被古严词拒绝,古还强行将她关在家里,不让她外出。为了远离婚姻的束缚,李贞干脆离开古家,住到了别处。
大革命失败后,李贞作为共产党,也成了国民党追捕的对象,古家得知情况后,古天顺马上写了休书一封,解除了与李贞的婚姻关系,以免受到牵连。
这样的结局,对于李贞来说,那是求之不得,从此,她不用再受封建婚姻的束缚了,她要去更大的世界,做更多的事。
但李贞此后的婚姻并不顺利,离开古家,她与张启龙结合,张作为古的入党介绍人,对李贞很了解,二人互生好感,顺其自然走入婚姻。
但在1931年7月,张因故遭到关押,为了不连累李贞,与其离了婚。到1934年10月,李贞被调到湘鄂川黔军区任组织部长,经人介绍,才与红六军团的政治部主任甘泗淇结为夫妻。
李贞经历过长征,并在途中先后失去两个孩子,导致她后来无法生育,但她这并不影响她热爱孩子,后来她一连收养了20多个烈士子女,还专门建立学校培养他们,把自己的爱心播撒向更广阔的空间。
抗日战争时期,她积极参与组织游击队,开展敌后工作;解放战争时,她在组织群众、筹集物资、传递情报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建立后,她出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后曾入朝参战,回国后继续为祖国建设发光发热。
在1955年授勋当中,李贞被授予少将,丈夫甘泗淇被授予上将军衔,二人成为新中国唯一的一对“夫妻将星”,一直被后人传颂。
话说李贞曾经的丈夫古天顺,在发现返乡探亲女将是李贞时,着实吓得不轻,毕竟自己当年对她不好,她在古家受了不少罪,因此古内心十分害怕。
但李贞回乡并不是来寻仇的,她向古大度的表示,说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身处新中国,希望他能尽快融入新的时代!
1986年3月8日,李贞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