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北大副校长的季羡林曾说:“大多数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凑数的,为了一口吃的,天

史海奇报屋 2025-07-21 18:40:55

曾任北大副校长的季羡林曾说:“大多数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凑数的,为了一口吃的,天天奔波操劳,绞尽脑汁各种算计,无非就是换一个大点的饭碗,其实和飞禽走兽没啥区别,如果说贡献的话,也就是传宗接代,让世界多一些凑数的。” 1999年,88岁的季羡林坐在北京大学朗润园的小院里,阳光透过老槐树洒在桌上,他握着笔,颤巍巍地写下了一句话:“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老先生这番话,透着参透世事的苍凉,实话讲,境界够高。但咱得咂摸咂摸,这份通透,是不是也带着点书斋里的俯瞰?站在北大顶尖学府的塔尖上,看众生营营役役,说大伙儿都是“凑数”的,难免让人觉得有点……飘在云端的精英视角。 您想想,没有亿万普通人在地里刨食、在流水线上忙碌、在街角巷尾开个小店,哪来顶端的闲适去想“意义”?传宗接代就只是“凑数”?那精心抚育下一代,让他做个正直善良、有一技之长的人,这个过程本身没价值?医院里忙得脚不沾地的护士,救活路人的外卖小哥,深山里头坚守的支教老师,街头默默清扫的环卫工……他们在混饭吃吗?当然。可这一点一滴的劳作和善意,难道就不是在编织生活这张大网,推动社会往前一点点蹭?非得惊天动地才算意义? 把咱比作飞禽走兽,意思都为一口食奔忙,这话不假。可人也得吃、也得穿、也得有个窝吧?满足这些基本,就低贱了?恰恰相反,能清醒地为“一口饭”负责,养家糊口,维系一个家,让血脉存续、烟火不绝,这本身就是一种存在价值和责任担当。人生这片星空,有几颗恒星闪得刺眼?更多是沉默发光的群星,各自守着位置,互相照亮。说“凑数”,太委屈了那些沉默的承担。活着本身,认真活着的姿态,就是最朴素的答案。

0 阅读:0
史海奇报屋

史海奇报屋

屋内奇报,历史别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