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国债
国债期货早盘集体收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11月24日,国债期货早盘集体收涨,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5年期主力合约涨0.03%,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6%,30年期主力合约涨0.17%。
欧洲债市:英国国债跑赢 英国就业数据疲软令交易员加大降息押注
英国国债全线走高,短端领涨,此前英国失业率跃升至5%,高于市场预估中值,而周薪增速低于预期。10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下跌8个基点,至4.38%,创6月份以来最大单日下跌;2年期收益率下跌9个基点,至3.72%,为2024年8月以来最低...
财政部拟发行2025年记账式贴现(七十期)国债
人民财讯11月11日电,财政部发布通知称,拟发行2025年记账式贴现(七十期)国债。本期国债为期限182天的贴现债。本期国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600亿元,进行甲类成员追加投标。本期国债发行价格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以低于票面...
中国“用美元打败美元”,这操作一万个牛逼,我国在香港发行40亿美元债,结果全世界
中国“用美元打败美元”,这操作一万个牛逼,我国在香港发行40亿美元债,结果全世界认购的金额接近1200亿美元,30倍。这次发债,中国只拿40亿“试水”,结果全球资本蜂拥而至,亚洲投资者占53%,欧洲25%,中东16%,连美国自己都凑了6%的热闹。投资者类型更是五花八门:主权基金、银行保险、基金资管、交易商全来了,活像金融界的“全家福”,最扎心的是利率,3年期3.646%,5年期3.787%,比美国自己发债的利率还低,这说明啥?国际资本用脚投票:中国比美国更靠谱!美国现在发债可惨了,为了填财政窟窿,美债越堆越高,结果全球开始“用脚投票”:日本、中国等大国悄悄减持,新兴市场国家宁可借人民币也不碰美元债。中国拿到这1182亿美元认购款,可没打算让它们躺着贬值,最新玩法是:把美元借给那些还不上美元债的新兴市场国家。这些国家拿到钱后,想还钱?得用人民币!怎么赚人民币?和中国做生意呗,卖矿产、搞基建、合作搞项目,交易一圈下来,人民币自然就流通开了。这招有多狠?举个例子:某国欠了10亿美元债,中国借它10亿还债,它得用人民币还中国,怎么赚人民币?和中国签个矿产开发合同,或者买中国的高铁设备,交易全程用人民币结算。一来二去,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使用率就上去了,现在中东国家已经开始把外汇储备从美元换成人民币,欧洲企业和中国做能源交易也用人民币结算,这哪是借钱?分明是在铺人民币国际化的“高速公路”!中国这波操作,表面是发债,实际是金融战场的“降维打击”,美元霸权靠啥?一是全球用美元交易,二是各国存美元当外汇储备。中国现在用美元债吸引全球资本,再通过借贷推广人民币,相当于在美元霸权的“地基”上挖洞,等人民币国际化成了气候,各国发现用人民币交易更划算、储备人民币更安全,美元霸权自然就塌了。最妙的是,这招完全合法合规,用美元交易,走国际金融市场规则,但实际效果是削弱美元、推广人民币。美国现在肯定抓狂:打贸易战吧,中国有全球最大市场;搞金融制裁吧,中国手里攥着大量美债;现在连发债都被中国“截胡”,这仗还怎么打?这场金融博弈告诉我们:真正的实力,不是靠印钞机收割全球,而是靠信用和智慧赢得人心。中国用40亿美元债,给全球资本上了生动一课,跟着中国走,钱袋子更稳;抱着美元不放,小心哪天变成“废纸”,未来全球货币格局怎么变?反正现在看,人民币的“上位赛”已经开跑了!
最近有件特逗的事儿。咱们用美元发了点债,就40亿。结果你猜怎么着?全世界揣着将
最近有件特逗的事儿。咱们用美元发了点债,就40亿。结果你猜怎么着?全世界揣着将近1200亿美金冲过来抢,队伍排得老长,生怕买不着。这事儿最扎心的地方在哪?在于利息。过去啊,只有山姆大叔家的国债,才是全球公认的“无风险资产”,别人家想用美元借钱,都得在它的利息上再加点“风险费”,算是交个保障。这回可倒好,全球资本用脚投票给出了新答案。40亿的发行量愣是被抢成了香饽饽,超额认购30倍,这阵势好比早高峰地铁站突然来了辆空车,所有人都拼了命往前挤。国际金融市场正在上演一场静悄悄的权力转移。以前总说美债是避风港,现在咱们的主权债券硬是在全球风暴中撑起另一片晴空。华尔街的交易员们盯着屏幕直挠头,他们亲眼见证历史性的一刻:中国主权债券的发行利率居然比同期美债还要低。这个数字背后藏着更有趣的细节。来自欧洲的养老基金、中东的主权基金、亚洲的保险公司,这些全球最精明的资金管理者们不约而同地做出相同选择。他们看的不是短期收益,而是长期信用的含金量。毕竟在动荡年代,能找到既安全又有合理收益的资产,简直像在沙漠里发现绿洲。回想十年前,咱们在国际市场发债还得费尽口舌解释风险溢价。如今画面彻底反转,全球投资者抢着要把钱送到这里。这种转变不是凭空而来,是一个国家经济韧性、金融稳定和信用价值的综合体现。就像在菜市场买菜,老主顾都认准那个从不缺斤短两的摊位。美债独霸的时代正在裂开一道缝隙。1200亿的申购规模说明太多问题,资本永远朝着最安全的方向流动。当中国主权债券成为新的避险选择,这个信号比任何经济数据都更有说服力。国际货币体系的多极化不再是教科书上的理论,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有意思的是,这次超低利率发行丝毫没有影响认购热情。投资者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们愿意为安全支付溢价。这种信用背书比任何广告都值钱,它直接重构了全球无风险资产的定价逻辑。从此以后,“中国价格”将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不可忽视的参考坐标。这场发行更像是一次压力测试,测试结果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原来全球市场对中国资产的渴望已经达到这种程度。那些还在观望的基金经理现在急得直拍大腿,谁能想到抢购中国主权债比抢演唱会门票还难。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真没想到,美国欠中国的钱还不上,中国居然把“欠条”转手卖给另一个也欠美国钱的国家
真没想到,美国欠中国的钱还不上,中国居然把“欠条”转手卖给另一个也欠美国钱的国家,对方拿人民币买下,直接拿去抵债。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美债,其实就是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本质上就是美国向世界各国借钱,承诺按期支付利息,并最终还本。长期以来,中国都是美国国债的大买家之一。持有美债的好处很直白,稳定、安全,美元计价,又能带来固定利息。但问题是,美国欠的债越来越多,而且财政赤字巨大,长期来看,这笔钱的安全性其实并不完全可靠。而中国做了一件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聪明的事情,把手里的美债卖给了另一个也欠美国的钱的国家。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这样可以实现几件大事。第一,减轻自己持有美债的风险。美国的债务规模已经让全球很多金融机构捏一把汗,如果万一美国财政紧张,美债出现违约风险,损失最大的就是长期持有的国家。第二,这次交易并没有用美元,而是直接用人民币结算。这不仅让中国手里增加了人民币流动,也推动了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使用,是对美元霸权的一种巧妙挑战。第三,通过这种方式,中国既保住了自己的利益,又让美债的风险转嫁给了另一个国家,可谓一箭三雕。再来看被卖给的国家,它同样欠美国钱,但通过用人民币买下中国转手的美债,这笔债务就直接用人民币抵了自己欠美国的债务。这意味着,原本需要用美元偿还的部分债务,现在可以用人民币来替代,整个过程实际上让美元需求下降,同时让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提升。这种操作,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一种货币战略和金融外交的结合,在不触发直接对抗的情况下,悄悄改变全球金融格局。这种做法透露出的信息非常明显,全球金融正在悄然重构。过去几十年,美元霸权让美国可以靠借债维持庞大财政开支,同时其他国家不得不持有美元以便进行国际贸易和偿债。可现在,中国的这一操作,告诉全世界,美元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人民币也可以在国际交易中发挥作用,甚至可以直接用来抵消债务。对于长期依赖美元统治的美国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信任和安全感的侵蚀。以往,中国持有大量美债,表面上看像是被动接受美国的“统治”,但通过这种创新的债务置换方式,中国实际上在重新定义规则,你欠我的钱,我可以帮你“变现”,你也欠美国的钱,我可以帮你替你结算。这种灵活性和策略性,让中国在全球金融舞台上的地位更加稳固,也让其他国家开始重新思考美元和人民币的地位。另外,从宏观角度来看,这种操作对于全球债务风险管理也有启示。当前,美国、欧洲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债务规模都在持续上升,传统的债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复杂的全球经济关系。通过互换债务、以本币结算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单一货币的风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全球金融系统对美元的高度依赖。这无形中也让金融市场变得更加多元化和灵活,推动形成多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当然,这样的操作并不是没有挑战。这涉及多国的债务置换,操作和协调难度极高,需要精密的金融机制和高度的信任。如何确保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稳定,并不会因为过快扩张而引发新的金融风险,也是中国必须考虑的问题。不过,从战略眼光来看,这种尝试无疑是值得的,毕竟在金融领域,掌握主动权的国家,往往能在长期中获得更多话语权和安全保障。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简单却重要的道理,金融不仅仅是数字和利息,它背后是国家间博弈的筹码。中国通过聪明的债务置换,既保护了自己,也让人民币在国际上更有分量,同时在不动声色中挑战了长期支配全球金融的美元。这种“静悄悄”的策略,比单纯的喊话和施压更能影响国际格局,也更符合长期利益。未来,类似的操作可能会越来越多,全球金融格局正在慢慢变样,而美元长期依赖的债务统治,也许真的开始出现裂痕。信息来源:华尔街见闻:卖美债买黄金“中长期并非明智之举”!大摩利率团队:美债终会“闪耀”的
国债期货开盘 30年期主力合约涨0.14%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10月31日,国债期货开盘,30年期主力合约涨0.14%,10年期主力合约持平,5年期主力合约涨0.06%,2年期主力合约持平。
美国欠中国钱,给中国打了欠条,现在中国让美国还钱,美国还不起,中国把这个欠条卖给
美国欠中国钱,给中国打了欠条,现在中国让美国还钱,美国还不起,中国把这个欠条卖给其他国家,这个国家呢欠美国钱,就以人民币的形式买了中国手里的美国欠条,然后拿着这个欠条去抵消他欠美国的钱。首先得说清美国欠中国的“欠条”到底是啥,是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简单说就是美国政府向全世界借钱打的“官方欠条”,到期得还本付息,靠的是美国的国家信用兜底。中国手里攥着730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是美国第三大债主。但这两年美国财政状况越来越离谱,债务突破37万亿美元,利息支出一年就要烧掉9280亿美元,相当于每天花25亿美元“养债”。特朗普政府还搞大规模减税和关税战,把美国经济搅得一团糟,中国一看这情况,觉得继续持有美债风险太大,就开始减持。2025年7月,中国一个月就抛售了257亿美元美债,持仓量创下2009年以来的新低。中国抛售美债,美国急得跳脚,因为没人接盘的话,美国政府就得自己印钱还债,结果就是美元贬值、通胀飙升。但中国抛售美债的钱也没闲着,而是买了黄金、欧元资产,还通过“一带一路”投资其他国家。这时候,沙特这样的国家就盯上了中国手里的美债。沙特是石油出口大国,以前石油交易都用美元结算,手里攒了大量美元。但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下降,沙特也想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就开始和中国用人民币结算石油。2024年,沙特和中国签署了500亿美元的金融合作协议,内容就包括用人民币购买中国的美元资产。具体怎么操作呢?比如沙特欠美国100亿美元,中国手里有1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沙特用人民币从中国手里买下这些国债,然后拿着国债去美国财政部,说:“我用这100亿国债抵消我欠你的钱。”美国财政部没办法,只能同意,因为国债是美国政府自己发的,必须认账。这样一来,沙特用人民币买了中国的美债,抵消了自己欠美国的债务,中国则把美元资产换成了人民币,还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CIPS就像一个绕过美元的“高速公路”,让人民币可以直接在国际市场上流通。2025年一季度,CIPS处理的跨境支付金额同比暴增42%,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额突破3%。沙特用人民币买中国的美债,就是通过CIPS系统完成的,整个过程不用经过美元结算,既方便又安全。美国对这种操作简直欲哭无泪,以前美国靠美元霸权,想制裁谁就制裁谁,比如冻结俄罗斯的美元资产。但中国早有准备,通过减持美债、增持黄金、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建立了自己的金融防火墙。现在美国再想拿美债说事,已经不管用了。2025年,美国财政部想让中国多买美债,甚至威胁要加强芯片出口管制,但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继续减持美债,还在沙特发行了20亿美元的主权债券,吸引中东国家用人民币投资。更让美国头疼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效仿沙特,用人民币结算贸易、购买美债。比如巴西、阿根廷、伊朗等国,都在和中国探讨人民币结算的可能性。这意味着美元的“霸权地位”正在被削弱,美国靠印钱就能收割全世界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而中国通过转售美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不仅降低了自身风险,还在全球金融格局中占据了更主动的位置。美国的债务危机就像一个无底洞,越陷越深。2025年,美国政府为了缓解压力,甚至想发行“比特币增强型国债”,结果被《华尔街日报》嘲讽为“用打火机给漏油的油箱加热”。而中国则稳扎稳打,一边减持美债,一边扩大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合作。比如2024年,中国在沙特发行的20亿美元主权债券,认购金额达到397亿美元,是发行金额的19.9倍,其中中东地区投资者占比创历史新高。这说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和人民币的信心越来越强。总的来说美国欠中国钱,中国把欠条转卖给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用人民币购买并抵消债务,这个过程不仅是简单的金融操作,更是全球金融格局重塑的缩影。美国的债务危机和美元霸权的衰落,给了中国和其他国家更多选择的空间。而中国通过减持美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正在打破美国主导的旧秩序,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多元的新金融体系。未来随着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升,美国想再靠“打白条”过日子,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国债期货早盘收盘多数下跌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10月24日,国债期货早盘收盘多数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07%,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5%,5年期主力合约跌0.03%,2年期主力合约持平。
欧洲债市:德国国债下跌 油价飙升再引通胀担忧
欧洲政府债券和美国国债下跌,此前美国宣布对俄罗斯石油巨头实施制裁,推动布伦特原油跃升5%。德国国债收益率上涨2个基点;交易员削减了对欧洲央行降息的押注,预计明年年底前将降息15个基点。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上涨3-5个基点...
当前,美国国债已突破38万亿美元,约270万亿人民币。而距离上次突破37万亿美元
当前,美国国债已突破38万亿美元,约270万亿人民币。而距离上次突破37万亿美元也就2个月时间。按照这个速度发展,“懂王”这届任期结束就会突破50万亿美元。面对如此高的国债,有不少人担心美方会“破罐子破摔”打算赖账。虽不排除可能性,但概率偏低。那美方是否有现行的或是潜在的化债办法?以目前而言,美方是把化债寄希望于AI及机器人领域的突破。方向不错,但这条路还有一位强大竞争者中国。美方是极不情愿此领域的大蛋糕被瓜分,于是有了各类科技端的针对。
美国20年期国债发行中标收益率报4.506%
美国财政部发行130亿美元20年期国债,中标收益率报4.506%。上次发行报4.613%, 投标倍数为2.73倍,上次为2.74倍;交易商获配比例为10%,上次为7.6%;直接投标人获配26.3%,上次为27.9%;间接投标人获配63.6%,上次为64.6%。
美国债市:国债小幅走高 长债领涨 收益率曲线走平
周一美国国债小幅上涨,在上午时段累积的些许涨幅延续至下午收盘。长端国债领涨,令收益率曲线趋平。油价突然下跌似乎提供了最初的上涨动力,随后通过大宗交易买入10年期国债期货推动了国债涨势。受第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消息...
欧洲债市:标普下调信用评级后法国国债下跌
多数欧洲国家债券也小幅下跌,而英国国债上涨。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上涨3.5个基点,至3.40%,创近一周以来最高水平,随后收益率收窄涨幅。法国与德国10年期国债利差早盘扩大至80个基点,随后收窄至约78个基点。英国国债...
帅丰电器:赎回1000万元国债逆回购 年化收益率1.54%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10月17日晚,帅丰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7月17日使用闲置募集资金1000万元购买的91天期国债逆回购已到期赎回,年化收益率1.54%,产品本金及收益已经全部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公告显示,该国债逆...
宿州市乡镇国债销售首破亿元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记者赵苗苗)记者近日从人民银行宿州市分行获悉,截至9月20日,宿州市乡镇国债销量达1.21亿元,首次实现国债下乡销量破亿元,位居全省第三。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该行创新优化县域国债管理服务模式,...
深夜公告:管金生去世!他曾被称为“中国证券教父”因“327国债事件”被判17年
他曾经是上海滩上叱咤风云的“证券教父”,一手创办了新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万国证券,却又因“327国债事件”一夜之间从巅峰跌落谷底。公开信息显示,管金生,1947年5月19日出生于江西省清江县(现樟树市),1965年考入上海...
美国债市:10年期国债拍卖不佳 美债回吐早盘涨幅
在纽约时间下午1点进行的390亿美元10年期国债续发前后,美债回吐当日涨幅;尽管需求指标尚可,此次发行中标收益率仍超过发行前交易。早盘时段美债跟随欧洲债市出现温和的牛市趋平。市场对下午公布的FOMC会议纪要反应不大。纽约...
加拿大养老金计划高管:美国国债恐失去避险资产地位
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CPPIB)表示,若美国财政压力持续累积,美国国债恐失去其避险资产地位。该养老金计划全基金管理主管ManroopJhooty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担心,如果目前的财政状况持续一段时间”,美国国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