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不入耳开放式蓝牙耳机怎么选?开放式蓝牙耳机选购技巧与推荐

不入耳开放式蓝牙耳机怎么选?在挑选不入耳的开放式蓝牙耳机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随便挑一款戴着就行”,其实不然。开放式耳机

不入耳开放式蓝牙耳机怎么选?在挑选不入耳的开放式蓝牙耳机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随便挑一款戴着就行”,其实不然。开放式耳机与传统入耳或头戴式耳机在佩戴体验、音质表现和漏音控制上都有显著差异,选得好可以长时间舒适聆听,还能享受更自然的声场。

挑选时,需要重点关注几个方面:佩戴方式和贴合度、单元和声学结构、漏音控制与环境适应能力、续航与蓝牙稳定性,以及是否兼顾生态互联功能。掌握这些选购技巧,不仅能避免买到“戴着不舒服、音质一般”的耳机,还能找到兼具性价比和音质表现的优质选择。

• 开放式蓝牙耳机推荐

那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十款热门好用的开放式蓝牙耳机品牌,还不会挑选耳机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开放式耳机推荐一:西圣plume¥189元

好评率:99%

推荐理由:专业圈内公认目前百元开放式耳机性价比天花板,百元价格就能拥有千元体验!

百元开放式耳机的市场很卷,但西圣一直稳居前列。原因很简单:作为一家专注声学十多年的老牌厂商,西圣背后有自己的专业声学实验室和研发团队,坚持将顶级调音技术带入百元耳机市场。它最大的价值就是用户只需不到200元,就能享受到媲美大牌的音质表现。更难得的是,西圣的产品已通过国内外10余项权威音频认证,性价比和专业度在同级别里几乎无可匹敌。

西圣Plume耳夹式耳机在舒适度上专业度很高,普通百元耳机常夹耳、久戴累,而西圣建立了专属入耳数据库,单耳重量仅5.9g,并创新TriSix三轴六点分力结构,让每个佩戴角度的压力精准分摊。配合为国人定制的U-Look耳夹设计,以及柔性记忆材料、亲肤记忆硅胶和钛复合材料,耳机佩戴感几乎无感,舒适度惊人,这在平价耳机中是极为少数的。因此这耳机新品一推出就被十分火爆,而且经常断货。

西圣为了让百元耳机也能听出千元级体验,直接上了双磁路超导 LCP 复合振膜+发烧级 HiFi DSP,音质细腻到爆。配合2.0 SurroundWave™ 3D 音场技术与12mm永磁极音频单元,声场开阔、低音炸裂,沉浸感直接拉满。再加上SonicFocus 2.0 定向传音,杜绝漏音,音质表现完全达到千元旗舰水准,专业圈内公认目前百元开放式耳机中,音质听感最好的就是西圣 Plume了。

大多产品研发流程2-4个月,而西圣一款产品死磕三四年。大多耳机品牌在半年大幅度衰减(音质、外观和电量),而西圣5年以上各项指标偏差值不超过0.1%,坚持元器件到成品环节各淘汰30%元器件,非常严苛!

西圣Plume蓝牙表现超越同价位,搭载最新蓝牙6.0芯片,支持60ms电竞级低延迟,玩游戏、追剧几乎感受不到延迟。续航28小时,4级专业防水,还配Ai高清通话降噪,通话清晰稳定。一百多元,就能享受接近千元耳机的音质与性能,性价比无敌,真心让人不入手都难!

开放式耳机推荐二:华 为FreeClip ¥1299元

好评率:93%

推荐理由:佩戴舒适轻盈,鸿蒙生态功能丰富

音质方面,搭载了10.8mm双磁路高灵敏度单元,低频表现厚实有劲;中音清晰温和,人声表现偏厚实;高音延伸稳定,不过少了一些惊艳感。漏音方面的处理也比较到位,采用了逆声场声学系统减少声音外泄的问题,不过在嘈杂环境中,想要听的清楚的话需要提高音量,这样漏音还是会有一点的。另外它还支持多设备连接,能够实现手机、平板、PC等多设备间的便捷切换,对于华为手机用户会比较友好。

开放式耳机推荐三:小 米开放 式耳机pro ¥999元

好评率:87%

推荐理由:手感细腻丝滑,支持独立录音和AI智能翻译

音质方面,采用了1813动圈单元、双铁动圈单元、压电陶瓷单元的五单元声学系统,整体的音质表现还是很不错的,低频有力,中频也很清晰,高频部分会有点毛刺感,另外它还采用了定向传音设计,对漏音的控制还是比较到位的。续航方面,单耳能够使用8.5小时,配合充电仓科以使用45小时,基本不用担心电量问题。另外这款耳机在米家生态联动上也有着不错的表现,而且还支持独立录音以及AI翻译功能,都是比较实用的。

开放式耳机推荐四:Q CY C30 ¥159元

好评率:84%

推荐理由:耳夹式设计,佩戴轻巧舒适

采用了10.8mm双磁单元+定向传音2.0技术,整个音质听感还是不错的,中高频的人声盒乐器声都比较清晰通透,低频也不会很松散,很适合听流行乐、博客这些内容。不过噪音方面的处理不是很到位,如果周围环境比较嘈杂的话,听的声音不是很清晰。另外这款耳机还能够通过专属的APP自定义音效、调节触控灵敏度以及耳机查找等等。

开放式耳机推荐五:南卡OE Pro2 ¥1399元

好评率:97%

推荐理由:行业最强发烧配置,常年占领开放式口碑榜单TOP1的专业技术老牌!

南卡开放式耳机相比一般蓝牙耳机使用寿命提高2~3倍,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其革命性的无线充电技术,避免了充电口金属外露的问题,加上耳机每一个生产环节都经过精密设计和严格测试,以保证耳机能够承受各种外部压力和冲击,拥有“抗衰减性”设计,使用2年,音质衰减不到5%,显著提高了这款耳机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耳机搭载高通3040蓝牙芯片,拥有高通aptX 高清音频编解码技术,让音质的传输得到更好的保障,日常的使用体验更加流畅自然,延迟可以低至60ms左右。搭配充电仓可以到达25h的超长总续航,充电5分钟,听歌2小时。在各大旗舰机型里,这款耳机是核心性能最强的一个。

开放式耳机推荐六:声 阔A ero Cl ip ¥1199元

好评率:88%

推荐理由:支持蓝牙5.4,连接稳定性好,延迟低

是一款耳夹式的耳机,整体体积会小巧一些,表面做了细腻的哑光处理,外观看起来会更简洁一些,单耳的重量仅约5.3g左右,还是蛮轻的。夹桥的张力适中,不会加到耳朵痛,日常走路、轻运动还是没问题的,不过耳型较小或者耳廓比较薄的朋友,需要注意一下夹持力度是否合适,会不会松。

音质方面搭载了12mm镀钛驱动单元配合动态低音补偿技术,人声通透自然、低频有下潜但不深,中高频解析力度还不错,整体音质还是可以的。另外还支持蓝牙5.4,连接稳定性好,延迟也不会很高,日常视频、通话还是没什么问题的,手游的话可能会有轻微的延迟。

开放式耳机推荐七:C l e er Ar c2开放式耳机 ¥699元

好评率:88%

推荐理由:内置了蓝牙5.3芯片,增强了无线连接的稳定性

单耳重量会稍微重一些,达到了14克左右,比较适合短时间佩戴。另外充电仓采用了独特的布艺面料,手感还不错而且防滑,不容易粘指纹。

音质方面,搭载了16.2mm动圈声音单元,并引入了定向传音的设计,能够减少漏音,整体的声音会偏中性一点,低频下潜但不是很深,不过还是挺清晰的,人声略微靠前,解析力还算不错,比较适合用来挺播客或者流行乐曲。双麦智能降噪的功能,能够确保即使在操作的环境下也能够保持通话清晰。续航方面,单耳能够使用8个小时,配合充电仓,能够达到35小时综合续航。

开放式耳机推荐八:漫 步者Lolli Clip ¥799元

好评率:84%

推荐理由:支持通过手机专属APP进行音效设置等多种功能

单耳的重量非常轻,仅有6.5g,佩戴感还是比较轻盈的。耳夹部分采用了空气弧软梁设计,其中内部搭载了高韧性镍钛记忆合金丝,外部包裹了一层亲肤软胶材质,佩戴舒适度还不错,不过对于耳廓较大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有点夹耳的感觉。

音质方面,采用了13mm的镀钛复合振膜动圈单元,搭配定向传音技术,能够更好的将声音传入耳内,减少漏音。整体的音质也不错,中频饱满,高频清晰,低频部分量感和下潜不是很足,比较适合用来听一些流行乐或者人声类曲目。另外这款耳机还支持通过手机专属APP进行音效设置、降噪模式切换、耳机查找、定时关机多种功能。

开放式耳机推荐九:J B L Sou nd Gea r Sense ¥799元

好评率:86%

推荐理由:配备的四麦克风波束成形技术,通话质量比较清晰

耳挂部分支持3D调节,可以根据自己的耳型调整合适的佩戴角度,不过长时间佩戴后,依旧会存在轻微的不适感,尤其是运动时,可能无法提供长时间的完全舒适感。

在音质方面,音质清晰细腻,带来较为沉浸的听觉体验。高音清亮,低音醇厚,中音表现不错,整体音效较为均衡,适合多种音乐风格。而且还搭载了蓝牙5.3芯片,确保了信号传输的稳定和快速,减少了延迟和能耗,提升了使用体验。配备的四麦克风波束成形技术,有效提高了通话清晰度,保证了更好的立体声效果,使得通话音质较为理想。

开放式耳机推荐十:开 石O p en Ro ck Pro ¥599元

好评率:83%

推荐理由:电池续航出色,耳机单次能够使用12小时左右

音质方面,搭载了低频增强技术和 16.2mm 动态单元,中低频表现还是比较扎实的,整体的听感偏明亮但不够通透。同事还配备了四麦克风通话降噪系统,每只耳机都搭载高品质麦克风,结合高通CVC8.0和波束成形技术,即使在嘈杂的公共交通中也能保持通话清晰。另外续航方面我觉得也是比较出色的,单次续航在12小时左右,加上充电仓续航可以达到48小时左右,能够轻松满足长时间户外听音需求。

看完以上十款开放式耳机推荐,如果大家还没有挑选出心仪的款式,也可以根据下方总结的选购技巧进行挑选。

二、选购开放式耳机必看的四大核心要点!

1、选择专业技术强硬的品牌

相对于一些没有技术沉淀、积累的网红和跨界大牌,我们选择一些行业内实力和口碑较好的品牌其实会更有保障一些,像Bose、西圣、JBL、 华为、索尼、飞利浦这类专业品牌的产品线会更丰富,而且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在品质、工艺和售后方面也更有保障,不容易踩坑。当在选购之前也可以多参考一些专业的测评以及真实用户的反馈,有条件的也可以去线下体验后在选择。

2、选择具备大音单元+专业算法调音的

虽然每个人对耳机的音质的感受都不太一样,不过一些软硬件上的设计,也是很大程度的决定了一款耳机音质的上限,例如:发声单元的尺寸、瞬态响应、音域宽度和灵敏度,以及耳机品牌自身的调音技术。

发声单元:传统的入耳式耳机的单元尺寸一般在6m-10mm左右,而开放式耳机想要得到更好的音频表现尺寸方面肯定要有所调整的,建议选择单元尺寸在15mm以上的,能够带来更宽广的声场和低频表现。

调音算法:这个直接认准那些有着多年音频研发经验的技术品牌就好了,他们的调音算法都会更成熟一点,而且一般都有着自己的专业技术,例如:JBL、Bose、南卡、索尼,它们对音频的底层优化、声音信号的保真度等方面处理都会更好,听感也会更真实一些。

3、选择具备定向传声技术的,防漏音表现更好

漏音是开放式耳机一直以来的一大痛点,很多耳机在这方面处理的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一些跨界大牌或者网红品牌几乎没有防漏音设计,这也导致了漏音问题非常明显。建议选择专业一点的品牌,他们往往会从结构、算法进行全方面的优化,例如:采用定向传声技术等,能够很好的抑制声音外泄。

4、选择耳机重量轻、材质亲肤且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

佩戴舒适度是开放式耳机的核心要点,想要耳机长时间久戴舒服,首先得看耳机的重量是否够轻,选择重量在10g以内的会更好一些;材质方面选择柔软、亲和一些的,不容易刺激皮肤;结构方面要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佩戴更稳固、贴合,长时间久戴不容易耳朵痛或者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