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一句“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瞬间将中日关系推向战争边缘。面对高市早苗的挑衅,国内舆论场上也充塞着:有必要依法给予日本深刻教训,对日本算历史总账等等声音。这些来自民间层面的声音是对当前危机的回应,更是对日本八百年犯华侵华史的深刻反思。本文认为,如果中日有朝一日升级到非要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的局面,中国就要采取果断措施永绝后患;如果达不到战略目标,就不要轻言与日本开战,否则,日本必将成为未来八百年的更大隐患。
一、八百年狼烟未息,日本一直是中国安全大患
从元末明初的倭寇肆虐东南沿海,到近代甲午战争的蓄意偷袭,再到长达十四年的全面的灭绝人性的侵华战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与伤害,绝非偶然的冲突,而是贯穿八百年历史的周期性扩张与战略威胁。即便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30年来,日本觊觎中国、阻碍中国崛起的贼心一直未停,配合美国炒作中国威胁、打压中国企业以及在东海、台湾、南海、钓鱼岛等方面,一直生事,从未消停。800年来的历史反复证明:日本犯侵华已经呈现“周期性扩张”特征,从14世纪倭寇骚扰到20世纪全面战争,始终以“大陆政策”为纲领。其侵略手段从海盗劫掠升级为系统性殖民统治,暴行规模随国力增强而扩大。高市早苗的“存亡危机论”实质是日本犯华、侵华历史基因的现代延续,日本海盗倭寇掠夺式的立国根基始终是悬在中国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任何对日本侵略本性的麻痹与幻想,都是对历史的背叛和对未来的不负责任。正视其八百年为患的实质,是制定对日战略的逻辑起点。

戚继光抗倭,书写了中国抗日的辉煌历史篇章
二、开战必达永绝后患,三大目标缺一不可
倘若中日兵戎相见,其目的绝非一时一地之得失,更非意气用事的惩戒,而是坚持以《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理依据,必须是着眼千秋万代的“永绝后患”。为此,必须设定并坚决实现三大核心战略目标:一是依法永久解除日本武装。彻底铲除日本再次发动侵略战争的军事能力,粉碎其军国主义复活的军事力量基础,日本战后最多只能维持日常治安警察队伍。二是依法永久限定日本国土范围。依据历史以及《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理依据,明确日本仅限四个本岛,其余非法被日本管理、霸占的领土主权全部归中国所有,永久杜绝其对外扩张的地理野心与法理借口。三是依法对中国进行巨额战争赔偿。中国对日本的索赔金额至少50万亿美元以上。这不仅是对日本犯下战争罪行的清算与受害者的抚慰,更是对其侵略成本的终极惩罚,令其深刻铭记穷兵黩武的惨痛代价,令日本百年之内都处于对中国进行巨额赔款的沉重经济负担中。唯有达成此三大战略目标,才是衡量中国与日本开战是否确定胜利的标准。

日本并没有反省历史,军国主义一直阴魂不散
三、开战若不能永绝后患,日本必将继续是中国未来八百年更凶残的死敌
历史的教训振聋发聩:对日本的任何战略宽容与目标妥协,都将养虎为患。倘若开战而未能达成上述三大目标,未能实现真正的“永绝后患”,那么这场战争本身就失去了根本意义。战后的日本,在未被彻底改造的情况下,必将凭借其民族韧性与外部因素,再次积蓄力量。届时,一个未被根除威胁的日本,将不再是过去八百年的隐患重现,而会因其对华战略的失败与仇恨,演变为未来八百年甚至更久远岁月里,对中国生存与发展构成的、更具针对性和破坏性的巨大安全威胁。一旦日本变得更加强大,对中国的侵略本性将比此前八百年更加凶残。因此,不战则已,战则必胜;不胜则已,胜则必达战略目标,此乃关乎民族命运的铁律。

日本不撤回高市错误言论,表明武力介入台湾是其政府既定立场
历史从不接受“半途而废”的战争。对日问题上,中国要么不动,动则必须根除八百年祸根。解除武装、限定国土、巨额赔偿——三大目标缺一不可。如果中日开战,小打小闹,必成明日的灾难;仅仅炸毁它几首军舰、几架飞机,对其扔几颗导弹,必养未来的豺狼。中日若开战,唯有对其彻底清算,方能永保中华安宁。
参考来源:央视网、环球时报网、凤凰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