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志愿军团长,当众叫师长“小邓”!邓岳却毕恭毕敬,唯命是从

战场上什么最重要?军令如山!下级对上级,那得是绝对服从。可要是有人在部署关键战役的节骨眼上,当着所有人的面,指着师长的鼻

战场上什么最重要?

军令如山!

下级对上级,那得是绝对服从。

可要是有人在部署关键战役的节骨眼上,当着所有人的面,指着师长的鼻子喊“小邓”,这事儿你敢信?

这事发生在七十多年前朝鲜战场上。

这个“小邓”就是志愿军第40军118师师长邓岳,而如此称呼他,则是他麾下猛将352团团长罗绍福。

这声“小邓”背后,并没有半点不敬。

“小邓,你瞧不起我?”——战神团长的惊天一问

1951年2月,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打得正酣。

西线战事胶着,彭德怀总司令决定在东线横城地区搞个大动作,打一场反击战,目标是围歼南朝鲜军第8师。

这次战役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字——“穿”。

必须有一支尖刀部队,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插入敌人纵深,切断其退路,将其彻底包围。

执行这个任务的,是我军王牌部队——第40军。

军长温玉成把最重要的穿插任务,交给了118师。

师长邓岳,时年33岁,年轻有为,是军中公认的“小老虎”。

接到任务后,邓岳连夜召开作战会议,摊开地图,所有团级干部围拢过来,空气紧张得能拧出水。

这次穿插,路程几十公里,全程几乎都在敌军火力控制之下,而且要求在极短时间内到达指定位置。

这不叫打仗,这简直是在跟死神赛跑。

谁来当这把尖刀中的刀尖,就成了决定战役成败的胜负手。

会上,邓岳的目光在几个团长脸上一一扫过。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定了一条穿插路线,初步决定让一个团担任主攻,另一个团作为预备队。

然而,当他宣布初步方案时,一个洪亮又带着几分火气的嗓音打破了会议室的宁静。

“师长!这个任务,我们352团包了!”

说话的正是352团团长罗绍福。

邓岳看了他一眼,没有立刻答应。

352团是118师的绝对主力,是尖刀里的刀刃。

在之前的战斗中,352团打得太苦,伤亡不小,邓岳有些心疼,想让他们稍微缓一缓,把更艰巨的任务交给兄弟部队。

这种考虑,是人之常情,也是一个指挥官爱护部队的表现。

可罗绍福不这么想。

在他看来,最硬的骨头,就该由最强的部队来啃。

把最关键的任务交给别人,不是爱护,而是轻视。

眼看邓岳还在犹豫,罗绍福急了,他往前一步,嗓门又提高八度,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接喊出了那句足以载入军史的话:

“小邓!你是不是瞧不起我罗绍福?瞧不起我们352团?”

全场瞬间鸦雀无声。

一个团长,在作战会议上,直呼师长的外号,这在任何军队里都是极其罕见、甚至可以说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邓岳比罗绍福年轻,两人是战争年代一路闯过来的老搭档,私下里这么称呼或许没什么。

但在如此严肃的场合,这声“小邓”的分量,重如千钧。

所有人都看着邓岳,想看他如何处理这个“刺头”。

是拍案而起,维护师长的威严?还是当场训斥,杀鸡儆猴?

出乎所有人意料,邓岳非但没有发火,反而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太了解罗绍福了。

这位从红军时期就跟着部队南征北战的猛将,性格如火,打仗不要命。

这声“小邓”,不是挑战权威,而是一种独特的“请战”方式,是一种“舍我其谁”的担当和自信。

罗绍福不是在要面子,他是在为整个师、整个军的胜利争取最大的可能性。

邓岳站起身,走到罗绍福面前,没有半点师长的架子,反而像个虚心听取意见的学生,毕恭毕敬地问道:“老罗,你有什么想法?你说,我听着。”

这一刻,所谓的上下级关系仿佛消失了。

他们不是师长与团长,而是两个为了共同目标而并肩作战的战友。

罗绍福见状,立刻详细阐述了352团的优势和决心。

他拍着胸脯保证,只要把任务交给352团,哪怕全团打光,也一定准时穿插到位!

邓岳听完,重重地点了点头,当即拍板:“好!任务就交给你们352团!我给你配最好的炮火支援,全师都给你们让路!”

六小时奔袭,一把尖刀插进敌军心脏

军令已下,罗绍福领命而去。

他没有辜负邓岳的信任。

1951年2月11日夜,352团如猛虎下山,沿着崎岖雪路,向敌军纵深腹地——第8师师部所在地横城扑去。

罗绍福将任务层层分解,担任刀尖的,是352团3营。

营长李玉才,又是一位悍将。

他们只有一个目标:在6小时内,奔袭30公里,插到指定位置,关上敌人逃跑的大门。

那是一场极限进军。

战士们负重几十斤,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中,时而匍匐前进,时而趟过刺骨的冰河。

为了不暴露目标,他们不能生火,不能出声,饿了就抓一把雪塞进嘴里,困了就用雪擦把脸。

支撑他们的,只有一个信念:准时到达。

奇迹发生了。

3营仅用5个多小时,就提前赶到了目的地,成功切断了南朝鲜军第8师的退路。

当他们如天兵神将般出现在敌人后方时,敌军瞬间大乱。

随后,118师主力以及40军其他部队从正面和侧翼发起猛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南朝鲜军第8师以及配属的美军、法军一部,顷刻间土崩瓦解。

横城反击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此役,40军歼敌1.2万余人,其中美军就有1800多人,创造了志愿军一次战斗歼灭美军一个建制营的范例。

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那场会议上,罗绍福的一声“小邓”和邓岳的果断授权。

战后,352团3营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英雄营”称号,并记集体一等功;营长李玉才荣立一等功,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352团多个单位和个人都获得了表彰。

罗绍福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证明了他的“狂妄”是有底气的;邓岳则用他卓越的指挥艺术和用人智慧,成就了一段军史佳话。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词条—邓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