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职场续命水”暴雷?咖啡喝多了或成促癌水!你的咖啡喝对了没?

咖啡,又双叒“翻车”了?这几年,关于“喝咖啡到底好不好”的争论几乎从没停过。从养生圈到职场圈,再到美食圈,每年都得为这事

咖啡,又双叒“翻车”了?这几年,关于“喝咖啡到底好不好”的争论几乎从没停过。从养生圈到职场圈,再到美食圈,每年都得为这事儿吵上几轮。有人一天不喝两杯就浑身不对劲,称它是“续命水”;也有人坚决把它拉入黑名单,认定它是“夺命杀手”,伤胃、失眠、诱发疾病……说法一套接一套。

图源:CMT

数据更是惊人,2024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已达3133亿元,职场人群日均饮用咖啡达1.8杯,超过七成受访者坦言——“没有咖啡,根本撑不过一个完整的工作日”。

一边是越来越依赖咖啡的日常,一边是资本混战与舆论摇摆,咖啡的健康形象始终在“续命”与“伤身”之间反复横跳,让无数爱好者陷入“离不开,又放不下心”的纠结。

好在,科学家们也坐不住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团队开始用实验和数据介入这场咖啡辩论,试图用严谨的数据与机制研究,解开这杯深色液体背后的健康密码——咖啡,究竟是敌是友?

咖啡“翻车”实锤:血浆咖啡因高,肺癌风险飙54%

2025年4月,《欧洲营养学杂志》刊登了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9876名个体的遗传信息,再结合芬兰生物银行41.2万名受试者的长期健康记录,发现长期血浆咖啡因水平较高的人,肺癌风险足足增加了54%。具体细分,鳞状细胞癌风险增加60%,非小细胞肺癌风险增加51%,小细胞肺癌风险增加54%。研究团队通过筛选8个与血浆咖啡因密切相关的基因位点,排除了吸烟、环境等干扰因素,研究显示基因预测的血浆咖啡因每升高1个标准差,肺癌风险就上升47%。

这一研究一出,让大家慌了神,有人赶紧问“到底喝多少才算过量?”《自然》子刊《科学报告》2024年7月的一项研究,给出了具体答案。这项整合了14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常规饮用咖啡者的肺癌风险上升了28%,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每天每多喝1杯,肺癌风险就增加6%。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研究者认为:一方面,咖啡因会削弱人体的抗氧化系统,让细胞更容易受到氧化应激损伤,进而导致DNA突变;另一方面,咖啡因会抑制ATM激酶的活性,而这种激酶是细胞应对DNA损伤的“哨兵”,它一旦不工作,受损细胞无法被及时清除,就可能一步步演化成肿瘤。此外,咖啡豆烘焙时产生的丙烯酰胺(一种遗传毒性化合物),进一步放大了致癌风险。

于是,日均2杯+的职场人坐不住了。那喝脱因咖啡总没事吧?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5年4月发表在《肿瘤学年鉴》的研究,打破了这份幻想。

研究团队对12.1万名受试者进行了36年的随访,结果发现,脱因咖啡的风险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在男性群体中,每天喝≥3杯脱因咖啡的人,膀胱癌风险比不喝的人高30%;如果是从不吸烟的男性,这个风险更是飙升到79%,每天多喝1杯,风险上升6%。而在女性群体中,却没有观察到这种关联。

罪魁祸首主要是脱因咖啡的加工工艺。主流的溶剂脱因法会使用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尽管最终残留量(2-3ppm)符合美国FDA的标准,但膀胱作为人体的尿液储存罐,长期接触这种物质的代谢产物,会持续损伤膀胱上皮细胞,久而久之就可能诱发癌变。

咖啡的“续命”实证:还有这些健康红利

就在咖啡爱好者快要“跳脚”时,另一批研究站了出来:“别慌!咖啡的好处也没骗人!”事实上,关于咖啡的健康益处,近些年的权威研究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心血管保护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每天1-3杯,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33%

2025年7月发表在《营养学杂志》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每天喝1至<2杯咖啡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29%;每天喝2至<3杯的人,这一风险更是降低33%。无独有偶,2025年JAMA发表的DECAF试验也证实,房颤患者每天喝1杯含咖啡因咖啡,房颤复发风险比戒咖啡的人降低39%。

咖啡之所以能护心,研究者给出了三大机制:一是咖啡因能促进运动,而运动本身就是心血管的保护剂;二是咖啡的利尿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担;三是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炎特性,能减轻心脏炎症。

图源:CMT

不止护心:这些疾病风险也能降低

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观察性研究证据表明,无糖黑咖啡的饮用量与2型糖尿病风险呈负相关,当摄入量达到每日约4杯(含400毫克咖啡因)时,观察到的风险降低获益最为显著。

降低部分癌症风险: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的证据显示,咖啡能降低肝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还可能减少皮肤基底细胞癌、口腔癌和乳腺癌的发病概率。

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多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每日饮用1–3杯无糖黑咖啡与全因死亡风险相对降低约15–17%(HR≈0.85,95%CI0.82–0.88)。

为何咖啡“又好又坏”?

一边是促癌风险,一边是健康红利,咖啡为何会“精神分裂”?其实答案很简单,关键在于剂量、种类、个体差异三个变量:

剂量是核心:适量饮用(每天2-3杯)时,咖啡中的多酚、绿原酸等活性成分能发挥抗炎、抗氧化作用;一旦过量(每天超5杯),咖啡因的毒性就会显现,诱发癌症、失眠等问题;

种类影响结果:纯黑咖啡能保留健康成分,而加糖、加奶精的花式咖啡,会因高糖、反式脂肪抵消益处;脱因咖啡则因加工工艺残留风险,对男性膀胱癌不友好;

个体差异显著:人体代谢咖啡因的CYP1A2酶活性不同,“快速代谢者”能耐受较高剂量,“缓慢代谢者”喝少量就可能心慌、失眠;此外,性别、基础疾病等也会影响咖啡的作用效果。

到底该如何科学喝咖啡?

看完这么多“反转”研究,你可能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喝。其实咖啡从来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万能神药”,它的健康效应,全看你怎么喝。

控制剂量:守住400mg咖啡因“安全线”

国际研究机构公认,健康成年人每天咖啡因摄入量不超过400mg是安全的,这大约相当于2-3杯200-300ml的黑咖啡。建议避免每天饮用超过5杯,尤其是速溶咖啡(咖啡因含量较高且可能含添加剂)。如果喝后容易心慌、失眠,说明你可能是“缓慢代谢者”,需要进一步减量,可选择低因咖啡。

优选种类:认准“纯、淡、少加工”

优先选纯黑咖啡:现磨美式、无添加速溶黑咖啡是最佳选择,能最大程度保留多酚、绿原酸等健康成分;

避开“隐藏陷阱”:不喝加糖、加奶精的花式咖啡(高糖易诱发代谢问题),不喝过度烘焙的咖啡(丙烯酰胺含量高);

男性慎饮脱因咖啡:每天饮用量最好不超过1杯,对咖啡因敏感的男性,可选低因咖啡(保留少量咖啡因,加工残留更少)替代。

图源:CMT

适配自身:特殊人群“量身定制”

禁忌人群:孕妇、哺乳期女性、胃肠道疾病患者、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减少或避免饮用;

谨慎人群:高血压患者、失眠人群,需严格控制饮用量和饮用时间,避免加重症状;

受益人群: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房颤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每天喝1杯黑咖啡,或可获得健康益处;

自我监测:饮用后若出现心慌、胃痛、失眠等不适,立即减量或停饮,说明当前饮用量或饮用方式不适合你。

最后,单一研究是有其局限性的,比如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结果仍需在前瞻性干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而有的研究仅显示相关性,未排除其他干扰,样本有限等,期待未来更多的科学研究来加入这一话题。但是,健康的核心永远是理性与适度,而非被单一研究牵着鼻子走。与其纠结“咖啡好不好”,不如掌握科学的喝法,让这杯职场人的心头好,真正服务于你的健康。

参考文献

[1]2025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https://www.sgpjbg.com/baogao/162280.html?plan=N-13-yinliaoshipin&unit=09-kafei&tg=1&bd_vid=10945239412383887241&sdclkid=A5g6152_bJDibLApALgl

[2]Wang H, Ma K, Shan M,et al. Assessing the genetic estimate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lasma caffeine and cancer risk through Mendelian randomization[J]. Eur J Nutr. 2025 Apr 5;64(4):145. DOI: 10.1007/s00394-025-03663-4.

[3]Jabbari M, Salari-Moghaddam A, Bagheri A,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on coffe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lung cancer[J]. Sci Rep. 2024 Jul 1;14(1):14991. Doi: 10.1038/s41598-024-62619-6.

[4]Zhang Y, Ma C, Zhao L,et al. Decaffeinated coffe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total and site-specific cancer[J]. Ann Oncol. 2025 Jul;36(7):819-831. DOI: 10.1016/j.annonc.2025.03.018. Epub 2025 Apr 1.

[5]Zhou B, Ruan M, Pan Y,et al. Coffee Consumption and Mortality among United States Adult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J Nutr. 2025 Jul;155(7):2312-2321. DOI: 10.1016/j.tjnut.2025.05.004. Epub 2025 May 12.

[6]Caffeinated Coffee Consumption or Abstinence to Reduce Atrial Fibrillation: Research Summary. JAMA. 2025 Nov 9:e2521768. DOI: 10.1001/jama.2025.21768.

[7]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等. 咖啡与健康的相关科学共识(2024)[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5,59(07):977-981.DOI:10.3760/cma.j.cn112150-20250227-00149

来源:医学论坛网

编辑:白术

审核:梨九

排版:蓝桉

封面图源:C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