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国家出手抓的4位首富,罪行太恶劣,坑惨老百姓,个个不值得原谅

人们常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在事业取得成功之后,都会选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来回馈社会。但是同样的,还有

人们常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在事业取得成功之后,都会选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来回馈社会。

但是同样的,还有一些人,眼里只盯着“钱”,一旦爬上“首富”的位置,不仅不想着回馈,反而想着法的从老百姓手里坑钱。

割韭菜、玩套路、坑老百姓,其罪行不容原谅!

但别忘了,国家的法律可从来不是摆设,不管身价多少,只要敢触碰红线,照样该抓的抓。

有这么4位华人首富就是这样被判刑的,看看他们干的那些事,一个比一个过分,根本不值得原谅!

杨斌

杨斌1963年出生,早年经历十分坎坷,四岁就丧父,后来全靠祖母摆的茶水摊勉强维生。

1988年,25岁的他揣着发财梦跑到荷兰闯荡,想趁着东欧局势变动,倒腾点轻工业品赚大钱,可折腾来折腾去也没闹出啥名堂。

虽然没赚到真金白银,杨斌倒是学了一身投机取巧的本事。

1995年一回国,他就开始装模作样给自己镀“金”,对外谎称是“荷兰留学生”,硬把自己包装成搞现代农业的“洋专家”。

他把在荷兰混日子的经历吹得天花乱坠,不明真相的人还真以为他是个有本事的大人物。

靠着这层“洋专家”的假身份,他很快在沈阳抛出了“荷兰村”项目,打着“引进荷兰先进技术搞花卉种植”的旗号,号称要建“高科技农业基地”。

就是这个连蒙带骗的噱头,让不少股民都信了他,觉得他厉害,就纷纷跟着投钱。

杨斌公司的股票从9块钱一路炒到28块5,等股价涨到顶点时,他立马套现卷走2个亿,这之后“荷兰村”也倒闭了。

最惨的还是那些信了他鬼话的老百姓,不少人以为押对了“农业龙头”,把养老钱、救命钱都投了进去,结果最后血本无归。

骗完股民的钱还不够,之后杨斌又把主意打到了政府和老百姓身上。

1997年他以建“欧洲风情农业庄园”为幌子,还说能给让出土地的百姓提供就业岗位,凭着这通花言巧语,顺利骗取了政府的信任。

最终他和沈阳于洪区签下协议,不仅拿到了小韩屯3300亩土地的划拨资格,还享受到了实打实的税收减免

虽然杨斌嘴上喊着“发展农业”的口号,实际早把土地当成了摇钱树。

3300亩地他只象征性地拿出60亩搞了点农业样子工程,剩下的全偷偷改成了商品房开发。

可沈阳郊区的房子本就不值钱,他建的房子还比周边贵出一半,最后根本没人买,剩下一片烂尾楼。

为了填这烂摊子的窟窿,杨斌又通过各种见不得光的关联交易,把上市公司账上6.14亿港元的募资,一点点都转移到自己的私人账户里,公款私用。

更可怜的是小韩屯的乡亲们,他们交出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可杨斌承诺的就业岗位连影子都没见着,只能眼睁睁看着曾经的家园变成荒草丛生的烂尾楼,哭都没地方哭。

作恶多端终有报应,2003年,杨斌因为虚报注册资本、非法占地等六项罪名,被判处18年有期徒刑,曾经风光无限的大专家,一夜之间成了阶下囚。

只是那些被他坑惨的商户和百姓,有的到现在还在为当年的债务奔波,这笔账,杨斌就算蹲一辈子牢也还不清。

黄光裕

黄光裕17岁就辍学了,之后跟着兄长到北京卖电器,凭借薄利多销的策略迅速占领市场。

当年不少老百姓买电器都只认他的国美,2004年黄光裕就以105亿元身家登顶胡润富豪榜。

可钱赚得越多,他的心就越飘,私下里还染上了赌瘾。

从2006年开始,黄光裕就频繁往返港澳的赌场,一晚上输个几百万都不眨眼,前前后后加起来输掉了80多亿。

这钱里不知道藏着多少加盟商的血汗、多少员工的生计钱。

赌债越来越多,眼看窟窿就要堵不上了,黄光裕彻底红了眼,干脆铤而走险,干起来“洗钱”的勾当。

他通过地下钱庄,把8亿多人民币换成小资金,然后再兑换成港币打给赌场,完全是踩着国家外汇管制的红线走。

后来到了2007年,黄光裕作为中关村公司的实际老板,提前知道了公司要资产重组的“内部消息”。

他立马动了歪心思,指使手下找来亲戚朋友的身份证,开了82个股票账户,在消息公布前疯狂买入。

就这么操作了两次,他就分别赚了348万和3.06亿。

他的妻子杜鹃和当时的公司董事长许钟民,从头到尾都帮着他打掩护,一家子齐上阵干违法的事。

黄光裕还指使下属给执法人员塞钱,前后送了456万元,就为了让对方对国美偷税漏税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2010年,黄光裕因为非法经营、内幕交易等一堆罪名被判了14年,罚了6个亿,个人财产也被没收了2亿,风光彻底到头了。

黄光裕搞内幕交易的消息一曝光,中关村和国美的股价就跟坐了过山车似的暴跌。

供应商堵着国门口要账,不少国美门店都关了门。

最惨的是那些信了“重组利好”消息的小股民,成了他的“接盘侠”。

北京的股民张先生就是其中一个,当时他听信了“中关村重组利好”的消息,把养老钱都投了进去,股价暴跌后血本无归,至今都不敢跟家人提起。

曹佩凤夫妻

和黄光裕的高调不同,曹佩凤夫妇走的是“低调敛财”的路子。

上世纪90年代,曹佩凤跟着丈夫一头扎进钢铁行业,正好赶上国内基建热潮带动的钢铁涨价潮。

夫妻俩从钢材贸易做起,靠着打通上下游渠道的本事,慢慢成了长三角小有名气的钢铁原材料供应商。

可赚着正经钱的同时,他们又盯上了来钱更快的股市,而且动起了“走捷径”的念头。

因为常年和钢铁企业打交道,曹佩凤夫妇和上市公司甬金股份的核心层走得极近。

这个甬金股份是做不锈钢冷轧的龙头企业,一举一动都影响股价。

2023年,曹佩凤夫妻提前从朋友口中套取了甬金股份“要扩产、签大额订单”的内部消息。

这在股市里就像“提前知道考题”一样,稳赚不赔。

为了不暴露自己,他们专门找了三个亲戚的身份证开证券账户,由曹佩凤亲自操作,在消息公布前偷偷买股,消息一出股价涨了就立马卖掉。

第一次操作,他们就赚了55万元,第二次想故技重施,却因为大盘突然下跌亏了67万元。

可能有人觉得“一赚一亏,不算大事”,可这事儿坏就坏在“不公平”上。

咱们普通股民买股票,靠的是公开新闻、公司财报这些“明面上的信息”。

而曹佩凤夫妇靠藏在背后的消息赚钱,普通股民自然比不过他们,这就相当于到普通股民家里去抢钱。

曹佩凤夫妻俩还有加拿大居留权,想着就算出点事也能“留条后路”,可他们想错了。

2024年证监会调查时,他们本来想躲到加拿大观望,可还是躲不过去搜查。

2025年曹佩凤夫妻只好回国主动投案,罚没了600多万。

这比他们赚的钱还多,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马少伟

青海“矿业首富”马少伟早年是个小矿主,后来靠着“打点关系”一步步吞并周边矿场,成了当地说一不二的矿业老板。

可他眼里只有煤炭,根本没有“规矩”二字。

祁连山南麓本来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家园,马少伟却把这里当成了私人金库,明着暗着疯狂挖煤。

为了绕开监管,他还找人伪造了矿产审批文件,给负责检查的干部塞钱“铺路”。

在金钱的诱惑下,马少伟笼络了不少人当他的“保护伞”。

之后他就这么明目张胆地挖矿,累计偷采了数百万吨优质煤炭。

揣进自己腰包的钱超10个亿,可留下的却是千疮百孔的草原。

而且他的矿场里也没做任何污水处理,采矿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导致周边村庄的耕地盐碱化,牧民的牛羊喝了污染水源后频繁患病。

青海刚察县的牧民才仁告诉记者,曾经的草原水草丰美,自从马少伟的矿场开起来,草都长不出了,家里的200多只羊死了大半,只能靠政府补贴度日。

更令人发指的是,马少伟的矿场还曾发生安全事故,有矿工被埋在井下没了命。

他怕事情闹大断了他的财路,压根不敢上报,反倒派人拿着钱去堵家属的嘴。

威胁说“敢声张就一分钱拿不到”,硬是把人命案压了下去。

2023年,马少伟因非法采矿罪、行贿罪等被判处有期徒刑19年,没收财产10亿元。

只是他蹲了牢,被破坏的祁连山却难复原,黑臭的河水要靠十几年治理,盐碱化的草原想再长出肥草,可能要等上几十年。

这几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在财富积累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将个人利益凌驾于法律和民生之上。

但无论身份多高、财富多少,只要损害公共利益、触碰法律红线,就必然会受到严惩。

企业家唯有坚守责任、合规经营,才能让财富真正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