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接连3天3个不受欢迎的人访华,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最近,中国外交部相当忙,而且有些外交会晤一看就不太乐观,接连3天3个不受欢迎的人访华,他们带着各自的争议与诉求而来,这释

最近,中国外交部相当忙,而且有些外交会晤一看就不太乐观,接连3天3个不受欢迎的人访华,他们带着各自的争议与诉求而来,这释放出了怎样的信号?

综合媒体报道称,在16日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访华,是本届德国政府首位访华的部长级官员。本来在他之前,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准备在上个月先一步来访华的,但是因为“未能安排足够会面”,从而导致行程取消,简单说就是我们这边没有多少人愿意见他。不久后,瓦德富尔又主动约请中方通话,强调德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期待在中方方便时间尽早访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看看来之前这位外长的发言就知道了。

前段时间,因为荷兰政府公然抢夺安世半导体这件事,导致全球汽车供应链受到影响,德国作为汽车出口大国首当其冲。然而德国却没有去责备荷兰,瓦德富尔甚至还说“中方必须明白,我们无法接受当前发生的情况”。瓦德富尔原定计划访华前,就有媒体透露,说他这次来除了商讨芯片、稀土供应问题,还要谈俄乌冲突,让中国说服俄罗斯“停战”。

而瓦德富尔这次访华泡汤,大概率还是因为涉台言论,他一边说支持“一个中国”政策没变,另一边又指指点点说“不支持以武力改变台海现状”。而且他在访问日本的时候叫嚣,德国和日本应该一起对抗中国和俄罗斯。在这个背景下,德国财长来华参加了例行对话会。本以为是个务实的,然而他在中国访问期间,却还在炒作所谓“产能过剩”,而且还提到乌克兰问题“中国应该向俄罗斯施压”等陈词滥调。从这也能看出来,德国政府并不是派个人来收拾烂摊子的,而是派一个把事情弄得更糟糕的人,从这也能看出来不可能谈出什么共识。

在第二天,叙利亚过渡政府外长希巴尼访华。这是自去年12月叙利亚政局剧变后,首次中叙外交接触。希巴尼此行的核心诉求,是争取中国对叙利亚临时政府的外交承认与重建支持。中国此前在安理会涉叙决议表决中投下弃权票,既未阻拦西方推动的"去恐怖化"进程,也未轻易认可新政权。不过中国的态度是,叙利亚是中东地缘博弈的支点,保持影响力符合中国长远战略利益,但前提是坚守反恐底线和不干涉内政原则。

之后,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访华。最近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引发中日外交争端,在这背景下金井正彰访华,你以为他们是来缓和局势的,实则不然。日媒透露,日方拒绝撤回高市早苗相关言论,也不打算道歉,还要求保护在华日本人安全。回去后,中方论调进一步升级,并且日媒透露,中国再次停止进口日本水产品,反制的手段也是逐步加强。

三场几乎同时进行的外交互动,三种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而且也明显看出与之前不同的外交风格,勾勒出更清晰的大国外交。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中国以更强硬的姿态,精准的战略判断和灵活的战术运用,维护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