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这场整整激战十四个昼夜的战役,让日本军官死亡率超85%?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有一支号称皇军钢军、他们曾在诺门坎打败过俄军,又在我国制造多起骇人听闻的惨案。但是这支军队却在我国一座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有一支号称皇军钢军、他们曾在诺门坎打败过俄军,又在我国制造多起骇人听闻的惨案。

但是这支军队却在我国一座关隘前,被我军打的落花流水,甚至打死的军官都超85%,一度逼得日本大本营只能用飞机空投军官指挥作战。

这还没完,更离谱的是,这些刚落地的军官,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就赶紧逼着士兵砍竹子做梭镖?

因为他们刚到才知道子弹早就打光了,梭镖就是他们最后的武器。

看到这里,也许你有些迷糊,到底是什么样的战斗?又是遇到了我国的哪支部队,能让日军如此狼狈呢?

接下来咱们就一同回顾这场战争!

战场上的中国军人

㕷们不多卖关子,直接说这场让日军陷入陆军最暗淡时代的战役,就是在1939年底的昆仑关攻坚战。

这场战役它不仅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主动发起的攻坚战,更是一场用血肉之躯硬撼钢铁的生死较量!

而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我国第一支机械化军团,杜聿明麾下的第五军。

废话不多说了,让我们把时间回到1939年底,日军的第五师团在安藤利吉率领下攻占南宁,下一步便是直指昆仑关。

这座雄踞南宁东北五十公里的关隘,扼守邕宾古道咽喉,群山环抱、地势险峻,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日军把这里占领后,立刻在这里构筑永久性工事,明碉暗堡遍布山间,轻重机枪组成交叉火力网,将其打造成固若金汤的堡垒。

桂南会战

日军侵华刚开始时,大家都知道,嚣张到极点的那种,而且这样的嚣张完全是出自于冈村宁次总结的兵力换算公式,这种公式是什么呢?便是号称着一个连队能顶中央军一个师。

而在当时第五师团号称钢军,又占据着天险,在当时他们完全没把增援的我国军队放在眼里。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杜聿明的第五军是我国花重金打造的第一支机械化军,从苏联进口的野炮、重炮一字排开,汽车、坦克车,装备配置在当时堪称我国军队天花板。

在此之前,第五军军长杜聿明接到蒋介石命令,火速增援桂南。

所以第五军的200师600团先头出发,刚到二塘就与日军主力遭遇。600团在无坦克、重炮支援的情况下,靠着步枪和手榴弹与日军拉锯。

团长邵一之身先士卒,腹部中弹仍坚持指挥,最终壮烈牺牲。等戴安澜率主力赶到时,1600多弟兄几乎全员阵亡,阵地上尸体遍布,幸存者仍坚守旗帜不退。

杜聿明

二塘阻击战虽未守住南宁,却让日军见识到我国军队的硬气!随后在12月18日凌晨,昆仑关战役正式拉开序幕。

杜聿明集中第五军直属所有重炮和山炮,对昆仑关及周围阵地展开地毯式炮击。

连续两小时的炮火,将日军表面工事几乎全毁,交通壕被碎石填满,不少暗堡露出破绽。

炮火停歇后,第五军士兵在坦克掩护下冲锋,当天傍晚便拿下昆仑关主阵地。

但日军并未善罢甘休,当晚就派飞机在这里狂轰滥炸,第21联队又趁夜色配合进行着反扑,主阵地再次易手。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里,拉锯战成为了常态。

日军在两侧高地布满明暗火力点,我国军队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冲一次阵地能活着回来的不到三分之一,阵地上随处可见牺牲的士兵,有的被炮弹炸得尸骨无存,有的则仍保持着战斗姿势。

大家都知道,机械化装备在山地作战中难以施展,所以杜聿明赶紧调整战略,命令荣誉第一师先打外围据点、逐步缩小包围圈。

在郑洞国率领下,荣誉第一师猛攻昆仑关西北高地,步炮协同精准打击日军阵地,成功拿下这一补给命脉。

此后,昆仑关内日军粮食、弹药耗尽,只能以野菜、草根充饥,受伤士兵得不到救治,至次陷入绝境。

随后日军第五师团师团长今村均急派援军,但却落入杜聿明布下的天罗地网中。因为在这里邱清泉率领的新22师迂回至援军必经之路,与荣誉第一师形成夹击。

面对日军先头部队,邱清泉故意放开缺口诱敌深入,再以口袋阵歼灭;后续中村正雄少将率领的第42联队两个大队,被新22师死死拦在五塘、六塘防线外。

中村正雄是日军悍将,入侵我国三年从未遇过如此顽强的抵抗。所以他放弃大路绕行山林,却因地形复杂迷失方向。

唯一的带路的希望便落到了一座尼姑庵的尼姑,还被手下士兵施暴致残,知道这种消息后,他当场枪毙施暴者,然后他们彻底失去出路。

在走投无路的中村正雄只能率部循着炮声前进,最终冲破外围封锁逼近九塘。

到12月24日下午,荣誉第一师第三团团长郑庭笈发现中村正雄等日军军官在公路边集合训话,便立刻下令迫击炮、重机枪集中火力打击。

日军军官死伤惨重,中村正雄左脸颊被击穿,裹伤后仍组织突围,不久腹部再中子弹,被抬进民房手术时,屋顶遭炮弹击中坍塌,最终丧命。

中村正雄的部分援军冲进了昆仑关,但却未能扭转战局,反而让关内日军成了瓮中之鳖!

恼羞成恕的日军随后狗急跳墙竟使用毒气弹,即便是这样,在这里他们依旧没有占到大的便宜,随后双方在部分阵地展开惨烈拉锯,有的阵地一天之内易手七八次。

这场战役最惨烈的莫过于界首高地争夺。作为昆仑关制高点和日军最坚固据点,界首高地由日军依山构筑明碉暗堡,形成交叉火力网。

国军戴安澜的200师承担主攻,连续九次强攻均被击退,伤亡惨重,戴安澜本人也负重伤,攻到无力再攻。

眼着着情部危急,所以杜聿明急召郑洞国商讨对策,这时郑洞国亮出底牌,命令荣誉第一师第三团前去支援。

该团士兵多为伤愈归队的老兵,作战经验丰富、且善打攻坚战。杜聿明命令郑庭笈不惜一切代价攻克界首高地,郑庭笈也立誓拿不下便自断。

随后我们将目前投到界首惨烈的战斗,一开始日军火力猛烈,冲锋士兵刚出战壕就被密集子弹打倒。

郑庭笈组织多支敢死队冲锋,均损失惨重,短短一天内有九个步兵连长阵亡七个,士兵伤亡过半。

于是他放弃正面强攻,决定夜间偷袭,挑选百名敢死队员潜伏前沿,同时安排炮兵敢死队直接瞄准日军暗藏火力点。

深夜后,部队佯攻吸引日军注意力,炮兵敢死队突然开火摧毁碉堡,敢死队员趁夜色与炮火掩护冲锋,跳进战壕与日军肉搏。

有的士兵被刺刀刺中仍死死抱住敌人,有的拉响手榴弹同归于尽。次日清晨,我国军队旗帜插上界首高地顶峰,打开了昆仑关的大门。

昆仑山纪念馆

界首高地失守后,日军彻底陷入绝境。杜聿明下令全体将士猛攻昆仑关最后一个高地,我军的第五军士气如虹,坦克碾过战壕,步兵肃清残敌。

日军虽垂死挣扎,但已回天乏术,有的日军士兵主动投降,少部分的则选择自杀。

到了1939年12月31日正午,昆仑关主峰升起我国军队旗帜,历时十四昼夜的攻坚战胜利结束。

此战我国军队以伤亡1400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五千余人,并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战后昆仑关每一寸土地都布满弹痕,双方士兵尸体交错倒卧,甚至找不到下脚之处。

看着满山的战士尸身,杜聿明下令在昆仑关修建阵亡将士纪念塔和公墓,纪念塔高14.72米,象征十四昼夜血战!

塔身镌刻”自十二月十八日起,无日不战,无战不烈“;同时公墓三座石碑刻着近3400个英烈姓名!

昆仑关

这场战役打破了日军”钢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让世界看到我国军队的战斗力和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

昆仑关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英烈们的牺牲永远值得铭记!

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用顽强意志赢得胜利!

这场”无日不战,无战不烈“的战役,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英雄们!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