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头铁”的国家出现了:人口500万,却出动军舰,帮高市早苗整中国。 2025 年 11 月,当中日关系因高市早苗 “台湾有事关乎日本存亡” 的狂妄言论陷入紧张时,南太平洋那个只有 500 万人口的新西兰突然跳了出来 —— 该国海军最大的军舰 “奥特亚罗瓦” 号补给舰悄悄过航台湾海峡,还特意把消息压到高市早苗表态引发中方强烈抗议后才公开,摆明了要凑这个热闹,直到 11 月 27 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蒋斌明确警告其 “少作妖”,这出戏才暂时落幕。 但只要稍微扒一扒新西兰的家底和近年操作就知道,这个看似温顺的 “奶牛之国”,早就把 “头铁” 和 “投机” 刻进了外交基因里。 先说说新西兰那点拿不出手的军力,简直对不起它 “主动挑衅” 的架势。早在上世纪 50 年代朝鲜战争时,新西兰全国军队加起来才 1 万 2 千多人,海军只有近 3 千人,如今七十多年过去,军力规模也没本质变化,现役部队撑死了两万出头,海军更是寒酸到拿不出一艘像样的驱逐舰,主力就是几艘巡逻舰和 “奥特亚罗瓦” 号这样的补给舰。 这次派来台海的 “奥特亚罗瓦” 号,说是 “最大军舰” 却连一门像样的主炮都没有,全程被七艘中国军舰 “专业尾随”,连新西兰自己都承认中方应对毫无破绽。就这样的家底,跑到距离本土上万公里的台海来 “秀肌肉”,说是 “鸡蛋碰石头” 都抬举它,更像是拿着玩具枪在真枪实弹的战场里刷存在感。 新西兰敢这么干,靠的从来不是自己那点实力,而是背后的 “大树”。作为五眼联盟里最不起眼的成员,它从二战后就把 “抱美国大腿” 当成了生存法则,1951 年签的 ANZUS 澳新美同盟条约,本质就是让美国填补英国撤离后的权力真空。 这次高市早苗的强硬表态本就是呼应美国印太战略,新西兰选在这时候公开过航消息,说白了就是给美国和五眼联盟递 “投名状”,告诉大哥 “我跟你们一条心”,顺便在盟友圈里刷点存在感。 更有意思的是新西兰这种 “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的投机操作。中国连续十几年都是它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 年双边贸易额超 300 亿美元,光是乳制品就有 35% 要卖到中国,恒天然这样的巨头全靠中国市场撑着营收。 就在 2025 年 6 月,新西兰总理拉克森还带着商务团访华,忙着谈扩大羊肉配额和电动车电池链合作,嘴上说着 “重视对华关系”,转头就派军舰来台海挑事。这种矛盾早就不是第一次出现:2022 年刚签 200 亿新元乳制品出口协议,就跟着西方炒作涉疆议题;2023 年赚走 35 亿新元羊肉出口额,转头就和澳大利亚搞 “反华安全合作”。 甚至为了阻止中国在南太平洋扩大影响,它还暂停了对库克群岛的 2000 万纽币资助,就因为对方和中国签了经济合作协议,活脱脱一副 “我的地盘不准别人来” 的霸道样子,却忘了自己的钱包还攥在中国手里。 国内政治的小算盘更是把新西兰推上了 “头铁” 之路。这些年新西兰国内亲西方势力一直鼓吹 “中国威胁论”,绿党动不动就批评政府对华 “太软”,而政府正好借涉华议题给自己谋利。2024 年借着所谓 “塔斯曼海导弹事件”,新西兰就顺势推动国防预算翻倍,从 GDP 的 1% 提到 2%,一下多出 32 亿纽币,把挑动外部紧张当成了扩军的借口。 这次派军舰过台海,既能讨好国内的亲西方选民,又能向美国要好处,简直是 “一举两得” 的政治投机。哪怕知道澳大利亚因为反华被断了葡萄酒、煤炭出口,损失上百亿澳元,新西兰也觉得自己能例外 —— 毕竟它派的是补给舰不是作战舰,喊的是 “航行自由” 不是 “支持台独”,想靠着这种 “模糊挑衅” 既不得罪中国,又能在西方阵营里站稳脚跟,算盘打得隔着太平洋都能听见。 至于说 “帮高市早苗整中国”,新西兰可没那么仗义,它不过是借高市早苗的话题搭台唱戏。高市早苗的强硬立场本就是做给美国看的,而新西兰的台海行动则是做给美国和五眼联盟看的,两者本质都是在呼应美国的印太战略。 新西兰心里门儿清,自己和台海问题八竿子打不着,和高市早苗更是没什么直接利益往来,犯不着真为她和中国撕破脸。所以它才特意选补给舰出马,既完成了 “挑衅任务”,又给自己留了退路,要是中方真动怒,大不了说 “只是常规航行”,典型的 “既要又要还要”。 说到底,新西兰这波操作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用一艘没战斗力的补给舰,在最敏感的时机刷一波存在感,既给盟友表了忠心,又讨好了国内亲西方势力,还没彻底得罪最大贸易伙伴 可这种狐假虎威的把戏玩多了迟早会翻车,中国早就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一旦真触碰到核心利益,稍微收紧乳制品进口检疫,新西兰的奶农就得哭爹喊娘 500 万人口的小国,靠着抱大腿和投机取巧在大国博弈里找存在感,说不定哪天就把自己玩进去了,毕竟 “作妖” 的代价,从来都不是靠小聪明就能躲过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