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服装行业将迎来一大波福利!那就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服装定制。 根据工信部等六部门

服装行业将迎来一大波福利!那就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服装定制。 根据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这里面明确提到了一点,扩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对职业装、工装鞋等消费品的采购。 这不是空话,意味着更多单位会把工作服集中买。对服装厂,这是门大单,但不是每家都能接。集中采购走平台,发票、资质、环保、验收,一个都少不了,回款慢也是常态。谁能吃到肉?供应链稳、质量稳定、售后响应快的那一批。 我认识的老李在苏北做小厂,原来只接商场导购和物业的单。文件落地后,他第一时间去做三件事:在政府采购网完善资质,找面料商拿到环保和阻燃报告,做了一套春秋装样衣,直接寄到本地教育局。第一轮就被拦下,原因很现实:没有过往政府项目履约记录,交货周期写得太理想。老李没硬顶,转头拉上上游面料厂和本地一家有履约记录的工厂,做联合投标,把交期拆分成两段,并承诺尺码不合适免费二次修改。 结果他们中了一单,给一个区的学校做春秋两季套装。发货第一周就出状况,老师反馈裤腰偏小。老李当晚开会,第二天派车上门测量,三天内二改返厂,七天完成重发。学校把这事发在内部群,老李顺手拿到另一个街道的订单。这就是集中采购的另一面:质量问题跑不掉,但处理得体,口碑也能放大。 机会有多大?粗算一下,相关人员体量在千万级,四季一整套预算几千块,摊到年大概一千左右,盘子是百亿级。但这里面有坑:单价被压,面辅料涨价时怎么扛?样衣中标后面料断供怎么办?尺码不准导致退换货大幅增加,仓储和物流成本直线上升。很多小厂倒在回款周期,账期一拖就是三四个月。 我的建议: - 想参与的工厂先别追大单,拿小片区练手,建立履约记录。 - 样衣别求花哨,面料选耐磨、可机洗、色牢度过线,售后承诺写清楚。 - 建尺码数据库,先给单位做试穿日,减少一次性返修。 - 预算谈不下来,就把服务写进方案里,用交付速度和备品率换分数。 - 警惕灰色成本,该走流程就走流程,别冒险。 从员工角度,统一着装未必是坏事。好处是形象一致、每天省纠结,坏处是不合身、不透气,一天难熬。有人说穿得像样工作就顺,这话不绝对,但舒适度确实会影响情绪。厂商要记住,别把好看放在第一位,先保证穿一天不难受。 最后留个悬念:老李盯上了冬季大单,可上游提示羽绒和辅料可能涨价,他现在在纠结是锁价还是走浮动价。你们单位开始选样了吗?遇到过最离谱的工作服是啥样,留言说说我帮你们把这些坑汇总给厂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