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11月2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承认克里米亚、顿巴斯和新俄罗斯应是俄罗斯和美国之间谈判的主题。”普京表示:“某些人要求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死去,俄罗斯已对此做好准备。” 普京在面向俄联邦安全会议成员的闭门讲话中,抛出了两个让西方政坛震动的观点,承认克里米亚、顿巴斯及新俄罗斯的归属,必须是俄美谈判的核心议题;而对那些鼓噪“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的势力,俄方早已备好应对之策。 说真的,这不是普京第一次提领土问题,但把谈判对象直接锁定美国、跳过乌克兰当局,这还是冲突升级以来的头一遭。 要捋清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得往回扒几年,克里米亚从2014年公投入俄那天起,就成了俄与西方掰手腕的关键筹码,而顿巴斯地区的亲俄武装与乌政府军的摩擦,更是从未真正停歇。 至于“新俄罗斯”这个说法,最早是2014年俄民族主义者提出的,涵盖乌东部和南部多个俄语区,如今俄方把它和克里米亚、顿巴斯并列,显然是把这些区域的“俄属化”当成了谈判底线。 普京在讲话里没明说“某些人”是谁,但结合近期西方的表态,答案其实很清楚,美国国会里那些喊着“要让乌克兰战斗到胜利”的议员,还有北约一些鼓噪“持续援乌”的官员。 更耐人寻味的是停火条件,普京说得直白:乌军撤出俄领土,枪声立刻停;要是硬扛,俄方就用武力“解放”这些地方。 他特意强调,俄方要的是国际社会的承认,不是乌克兰的点头,甚至划出红线:这些新领土要是遭袭,就等同于侵略俄罗斯,俄方的反制措施“不会有上限”。 最让人意外的,是俄方对美谈判的积极态度,普京首次确认,愿意以特朗普团队抛出的28条停战协议为蓝本,和美国坐下来谈,还点了乌沙科夫、梅金斯基这两位“谈判老手”的名,要求“每一个字都抠细”。 其实啊,乌克兰现在的处境,早就不是“打不打得赢”的问题,而是“还能撑多久”。 普京在讲话里透了组扎心数据:乌军10月就折了4.75万人,逃兵多到西方都没法捂盖子。 这背后,是乌克兰被“赢学”绑架的无奈,本来依托东部的防御工事打拉锯战,俄军还得费点劲,但为了给美西方交“战绩”,硬搞扎波罗热、库尔斯克大反攻,结果在开阔地带被俄军的炮火当靶子打。 巴赫穆特那地方,早就打成了“绞肉机”,军事价值几乎为零,乌军却被逼着往里面填人,把有限的兵源和装备都耗光了。 而美西方的援助,早就没了当初的爽快。 美国国会里,共和党对着援乌法案吵翻天,不少议员直言“不能再填这个无底洞”;欧盟更离谱,之前承诺给100万发炮弹,到现在只交了一半,德国、法国还在拖后腿,说怕“引火烧身”。 乌克兰前线的炮兵,现在每天只能打2000发炮弹,可俄军那边是2万发,1比10的火力差距,怎么守得住阵地? 说句实在的,乌克兰从一开始就没搞懂自己的位置。 北约东扩戳了俄罗斯的肺管子,它夹在中间不搞平衡,反倒一门心思往西方靠,以为抱上大腿就能高枕无忧,却忘了在大国博弈里,就算是英法德这样的国家,都可能是随时被牺牲的棋子,更何况它一个乌克兰。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道理,古人早就说透了,可乌克兰当局眼里只有领土,硬耗到现在,兵打没了,装备耗光了,最后连谈判的资格都快没了。 现在俄美谈判的门开了,乌克兰的命运,越来越不掌握在自己手里。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