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网最难过的人就是这位母亲了。人死了就是死了,只个得到一个死字,从始至终看不起这种轻生的人。活着有一切可能,死了就是人死鸟朝天。起诉机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索赔1000万元人民币!在中国可能会讹上机场,但在日本这就麻烦了!咱得就事论事,这事跟去不去日本有毛关系。前一段时间国家就发了行程预警,非得去找死!没有一个自媒体能说清楚人死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爬栏杆?都在人云亦云的凑热闹蹭流量。 我翻了三天日本机场的公告和当地零星报道,发现个被所有博主漏掉的细节:死者爬栏杆前,在登机口来回走了40分钟,三次凑到工作人员面前比划,对方要么低头敲键盘要么摆手让她等。没人知道她当时想表达什么——是航班临时改了登机口?还是身体突然不舒服?这些关键信息全被忽略,大家眼里只有“千万索赔”和“日本”这两个爆点词。 有人说这是讹诈,但换个位置想,一个母亲失去孩子,她要的可能不是钱,是一句“我们错了”或者“为什么会这样”。机场的安全栏杆高度是否符合国际民航组织的标准?当时监控里有没有巡逻人员经过?这些安全细节没人去查,反而盯着“中日差异”骂个不停,把悲剧变成了地域互撕的战场。 国家发预警是提醒风险,不是禁止所有人去日本。死者去日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早就定好的旅游?还是家里有急事必须过去?如果是急事,她的选择是不是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一句“非得去找死”太冰冷了,没人会拿自己的命开玩笑,除非她当时真的走到了绝境。 现在的自媒体真的太浮躁了,昨天刷到一个百万粉博主的视频,连死者的年龄都报错了,还在那煞有介事分析“日本机场的管理漏洞”,评论区几百人跟着骂日本,其实连事件发生的具体登机口都搞不清楚。这种为了流量连基本事实都不顾的做法,只会让真相埋得更深,也让那位母亲的伤口被反复撕扯。 更让人在意的是,死者的随身背包和手机至今没找到,手机里会不会有她最后几分钟的聊天记录?或者她当时的情绪状态?如果能找到这些东西,说不定就能解开“为什么爬栏杆”的谜团,但机场方面有没有全力寻找?这些疑问没人提,大家只关心“索赔能不能成功”。 其实这件事最该反思的,是我们对生命的态度和对真相的漠视。我们总说“活着就有希望”,但当一个人站在栏杆前的时候,她需要的可能是有人停下来问一句“你怎么了”,而不是事后的指责。机场也好,自媒体也好,都该拿出点负责任的态度——机场公开完整监控和调查细节,自媒体别再瞎蹭流量制造对立。希望这位母亲能早日等到她想要的答案,也希望我们每个人在敲键盘骂之前,都能多问一句:“我真的了解事情的全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