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看不起印度人,更不想刻意贬低,但有些印度人的操作是真让人看不懂——你掏心掏肺施恩惠,他们觉得是本该如此;你客客气气讲礼貌,他们反倒端起架子,认定自己天生高人一等,感恩之心压根不存在。 这哪是文化差异,分明是把别人的善良当软柿子捏! 见过不讲理的,没见过这么理直气壮的:你帮他解决了难题,连句谢谢都换不来;你让着他几分,他转头就蹬鼻子上脸。 更让人膈应的是,这种“优越感”还不是个别现象,背后藏着深层原因。 说白了,不少印度人的迷之自信,根源早就刻进了骨子里。 一方面是宗教和历史带来的自我认知,总觉得自家文化传播更广、更优越,连带着看人都带着滤镜;另一方面,部分媒体的片面宣传,把外界的善意曲解成“理所当然”,把别人的让步当成“自己厉害”。 这就像邻里相处,你总想着互相帮衬,他却觉得你就该让着他,这种相处模式能不闹矛盾吗? 更狠的是,这种心态还延伸到了实际相处中。 职场上,有网友吐槽印度同事爱甩锅、打小报告,承诺的事转头就忘,却专挑老板面前邀功;生活里,你对他掏心掏肺,他却觉得你“就该这样”,一旦没满足预期,反而倒打一耙。 不是说所有印度人都这样,但遇到这类“喂不饱”的主,真的没必要滥施恩惠。 尊重从来都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才敬你一丈。 我们不搞地域歧视,也愿意善待每一个值得善待的人,但善良得带点锋芒,恩惠得给对人。 对那些把别人的客气当理所当然、把别人的善意当软弱可欺的人,收起不必要的迁就,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