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64 年,北大教授季羡林听说妻子彭德华要来北京,连夜把家里的大床换成了单人床

1964 年,北大教授季羡林听说妻子彭德华要来北京,连夜把家里的大床换成了单人床,当着邻居的面撂下狠话:“我就是死也不和她睡!” 谁也没想到,这张单人床后来摆了三十年,直到彭德华走了都没再合起来。 季羡林1911年出生在山东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家里穷得揭不开锅,6岁就离开父母寄养到济南叔父家读书。从小他就聪明,10岁学英文,12岁进中学,后来考上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主修德文。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高中教书一年。1935年,他抓住机会,作为清华交换生去德国哥廷根大学深造,主攻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这些冷门古语言。每天泡图书馆,背单词到深夜,1941年拿下哲学博士学位。二战打起来,他回不去国,就留校当讲师,日子苦哈哈的,挨饿受冻,但学术上收获巨大。 1946年战一结束,他就辗转回国,经陈寅恪推荐,直接到北大当教授,创建东方语言文学系,那年他才35岁,是北大最年轻的正教授。一辈子精通十多种语言,尤其吐火罗文全世界没几个人懂,他成了这领域的顶尖专家。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过北大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作堆起来有24卷文集。妻子彭德华1907年生,比他大4岁,只上过小学,1929年长辈包办结婚,生了一儿一女。她在家操持一切,照顾公婆和孩子,季羡林在外求学十年,家里全靠她撑着,两人根本没共同语言。 1964年,季羡林在北大燕东园分到新房,听说彭德华从山东老家要过来,他马上找人把屋里那张双人床拆开,一张放自己卧室,一张塞客厅角落。彭德华进门看到这情形,就默默放下行李,开始收拾屋子。邻居们来帮忙,有人问床怎么回事,季羡林当面就说自己搞学问需要安静,分开睡好,其实话里意思明摆着拒绝同床。彭德华从不顶嘴,每天天不亮起床做饭,端水放到他门前就走人。她试着给他缝衣服,他发现后直接拆线扔一边,说针脚粗。一次他发烧,她熬姜汤端过去,他手一挥全打翻了。从那以后,两人就这么各睡各的,中间隔着门和客厅,日子过得冷冰冰的。彭德华继续腌咸菜纳鞋底,季羡林埋头书堆查资料,出门上课开会,回家几乎不说话。这分开睡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十年,谁也没想过再合床。 彭德华来北京后,生活还是老样子,她管家务,他管学问,两人交流少得可怜。1994年冬天,彭德华生病去世,丧葬费4万元,季羡林拿出2万元给儿子季承,说自己跟她分床睡一辈子,这钱也得分一半,季承气得把钱摔桌上,从那起父子十三年不说话。2008年,97岁的季羡林住院,季承抱曾孙去看他,小孩叫太爷爷,季羡林抓住孩子手掉泪,季承终于叫了声爸。半年后,季羡林临终时,从枕头下拿出张老照片,一面是年轻彭德华抱着儿子,一面是德国时候的女子伊姆加德,他看着照片喃喃说德华对不起,就咽气了。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去世,享年98岁。遗物里有个木盒,装着那女子的旧打字机和没寄出的信,信里写他这辈子欠了两个女人,一个陪他走风雨却没给她完整家,一个等他一辈子他却没勇气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