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万。 短短三年,考研报名人数,就这么蒸发了131万人。 我脑子里嗡的一声。还记得几年前,考研热得发烫,好像那是唯一的出路,是上岸的唯一一艘船。身边的弟弟妹妹,朋友圈里的学弟学妹,哪个不是头悬梁锥刺股,图书馆里一座难求。 现在呢?风向彻底变了。 是年轻人不上进了吗?扯淡。 是大家想明白了,或者说,是被现实打明白了。 以前读研,是为了找个“更好”的工作。现在呢?晚三年毕业,多花几十万学费,出来发现,坑还是那些坑,甚至跟你竞争的,是比你小三岁、但已经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 这笔账,谁不会算? 学历的尽头,到底是offer还是“毕业即失业”?当一张硕士文凭,不再是好工作的敲门砖,甚至连块像样的砖都算不上的时候,你凭什么让大家拿青春去赌? 不是说读书没用了,而是“延期就业”的性价比,没那么高了。 与其在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上苦熬,不如早点下场,先找个地方活下来,哪怕是从拧螺丝、端盘子开始。先有份收入,再谈别的。 这不是躺平,这是务实。 这不是认输,这是换个赛道,跟生活接着死磕。 潮水的方向变了,聪明人,都开始调转船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