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49年,沈从文喝下煤油割腕自杀,被救后想要拽住妻子张兆和的手,却被冷冷甩开。

1949年,沈从文喝下煤油割腕自杀,被救后想要拽住妻子张兆和的手,却被冷冷甩开。后来他被转入精神病院,妻子也始终没有去看望。临终前,沈从文只对妻子说了3个字。 沈从文出生于1902年,在湖南凤凰长大,早年辍学当兵,经历过军旅生活,后来到北京闯荡文坛。他写出《边城》《湘行散记》等作品,风格细腻,描绘乡土风情。张兆和则出身合肥张家,家境优渥,她和三位姐姐并称合肥四姐妹,从小接受良好教育。1930年,张兆和在中国公学上学时,沈从文作为她的老师,开始追求她。他写信自称癞蛤蟆第13号,信件内容直白表达爱慕。张兆和起初不理会,把信编号存放,但沈从文坚持不懈,甚至在雨中哭喊,闹得全校皆知。她找校长胡适帮忙,胡适劝阻无效。沈从文追到苏州张家,张兆和的二姐张允和劝说妹妹见一面,这次接触让张兆和渐渐接受。1933年9月9日,两人在北京结婚,婚礼简单。张家父亲张吉友支持自主婚姻,没多干涉。婚后初期,两人关系融洽,沈从文创作灵感旺盛,许多作品中都有张兆和的影子,比如《萧萧》里的女性形象。 日子久了,婚姻里的矛盾浮出水面。沈从文性子散漫,爱帮朋友,常借钱周济别人,导致家用紧张。张兆和管家严谨,精打细算,两人为此常起争执。她生下两个儿子后,家务负担加重,沈从文觉得她变了,不再是当初的理想对象。1938年左右,沈从文在昆明西南联大教书,遇到高青子。高青子是他的读者,崇拜他的作品,常模仿书中人物打扮与他接触。两人关系亲近起来,张兆和发现后,带孩子回苏州娘家。沈从文赶去道歉,她勉强回来,但裂痕已生。到昆明后,沈从文又与高青子重逢,两人旧事重提。他从高青子那里获得写作动力,创作几篇作品。张兆和彻底失望,带孩子离开。高青子后来觉得沈从文放不下家庭,嫁给一位工程师。沈从文的生活渐趋平静,但婚姻已名存实亡。 1949年,北京局势动荡,沈从文工作压力大,北大一些学生批评他的作品,他精神崩溃。3月28日上午,他在家锁门,用剃刀划破脖子和手腕,又喝下煤油。家人发现后送医院抢救,捡回一命。张兆和来医院探望,他想握她的手,她甩开就走,没留话。他的状况恶化,转入精神病院治疗。张兆和没去探视,把精力放在教育工作上。沈从文在病院住了段时间,病情好转后出院。他第一件事是求张兆和回家,她同意,两人同住但各过各的日子。沈从文转行研究文物,不再写小说。张兆和继续教书,管理家事。两人关系平淡,像两条平行线。 沈从文的追求过程充满执着,他从乡下青年变成知名作家,靠自学成才。张兆和的拒绝起初坚定,但沈从文的坚持打动了她二姐,最终促成婚姻。这段感情从信件起步,浪漫却不长久。婚后经济问题暴露,沈从文大手大脚,张兆和节俭,两人拉锯中关系变味。高青子的出现加剧矛盾,她作为粉丝介入,沈从文一时迷失。张兆和的离开显示她的决绝,高青子的退出让沈从文孤立。1949年的自杀事件是积累的结果,抑郁症让他选择极端方式。医院一幕显示两人疏离,张兆和的甩手反映多年积怨。病院生活让他反思,但张兆和专注事业,没时间探望。出院后,两人勉强维持家庭,沈从文转向文物研究,写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书。张兆和教书育人,抚养儿子长大。 婚姻的裂痕源于性格差异,沈从文浪漫多情,张兆和务实理性。追求时他写数十封信,张兆和编号处理,显示她的冷静。婚后他借钱帮人,她管账严格,两人争执增多。孩子出生后,家务琐碎加深不满。昆明时期,高青子提供新鲜感,沈从文重拾激情,但伤害了张兆和。她带孩子离去,显示底线。高青子嫁人后,沈从文回归家庭,却已晚。1949年压力下,他精神崩溃,自杀未遂。抢救后,他求和解,张兆和冷漠回应。转院后,她不探视,专注工作。两人后来同住,日子平淡无波。沈从文晚年身体渐弱,心脏问题反复。1988年5月10日,他去世前握住张兆和的手,说出对不起。 这段故事反映现实婚姻的复杂,从追求到破裂,再到勉强维持。沈从文的自杀源于工作和情感双重打击,北大批评让他自尊受损。张兆和的反应显示她的坚强,她选择事业而非纠缠过去。高青子的事是转折点,沈从文的外遇让她死心。病院时期,他独自面对,张兆和的缺席加深孤独。出院后,他求她回家,两人表面和好。沈从文转研究文物,避开文学圈。张兆和教书到退休,儿子们独立。临终三个字是道歉,承认过去错误。张兆和活到2003年,晚年回忆婚姻时平静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