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突然宣布了最新立场:日本是东南亚最受信赖的大国,并希望中日给争端降温。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彭博论坛上的表态,把很多人看得云里雾里,他一边说日本是东南亚最信赖的大国,一边呼吁中日给争端降温,这话听着像劝架,可仔细品品味道就不对了。 明明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先抛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存亡危机”的言论,触碰了中国的红线,怎么到了黄循财嘴里,反倒成了双方都该退一步? 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历史上确实吃过日本的苦头,二战时被占领三年多,数万人死于屠杀和饥荒,黄循财自己的舅父都在那段时期失踪,可战后没几年,新加坡就和日本走得很近。 1960年代日本企业大举进入,投资建厂带动了新加坡的工业化转型,到了2002年签自贸协定,现在每年两国互访人数接近130万,这种经济上的深度捆绑,让新加坡在立场上很难真正“中立”。 黄循财说东南亚国家已经和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和解,随着世代更迭把过去搁在了一边,这话对新加坡自己或许成立,但不能代表整个东南亚。 菲律宾、印尼、越南这些国家,民间对日本侵略的记忆并没有完全消散,更关键的是,日本右翼政客至今还在参拜靖国神社,高市早苗这样的人物还在发表挑衅言论,哪来的诚意让人“向前看”? 日本在东南亚确实下了本钱,日元贷款修港口、建桥梁,给越南和菲律宾送巡逻艇,还有雅万高铁、电子产业园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累计投资超过20万亿日元,这些钱砸下去,自然会换来一些好感。 可这种好感背后,是日本想在东南亚构建自己的影响力圈子,对冲中国在区域内的份量。 2022年日本通过新版安保文件,计划到2027年把军费提到GDP的2%,还要采购数百枚战斧巡航导弹,这些动作摆明了要在军事上做文章,哪里像个“最受信赖”的样子? 新加坡的算盘其实很清楚,它靠马六甲海峡吃饭,最怕的就是区域不稳定影响贸易航线,中日一旦真的起冲突,保险费涨、航线绕道、资本撤离,新加坡第一个受伤。 所以黄循财的降温论,说到底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可问题在于,他在呼吁降温时,对日方的挑衅行为避而不谈,甚至在提到钓鱼岛时用了日方的称谓“尖阁诸岛”,把中国的正式名称放在括号里当补充,这种细节上的偏向,比任何表态都说明问题。 中国从1972年和日本建交以来,一直抱着务实态度发展关系,这次紧张完全是日方挑起来的,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没有撤回,日本政府也没有道歉的意思,反而要求中方单方面取消反制措施。 这哪是降温,分明是得寸进尺,中国在钓鱼岛周边常态化维权,海警的万吨级执法船该巡还得巡,该守的线一寸都不能退,2023年开通的中日海空联络直通电话是个沟通渠道,但不是妥协的工具。 新加坡的外交政策讲“不选国家,只选原则”,可这次的表态暴露了它在原则问题上的模糊,东南亚小国想在大国博弈中找平衡,这无可厚非。 可如果为了自身利益就去模糊责任边界,变相给挑事的一方开脱,这种平衡术注定走不远。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都看不下去,直接点出日本在回避历史责任,连旁观者都看得明白的事,黄循财装糊涂就显得别有用心了。 地区稳定不是靠和稀泥就能实现的,中日之间的问题,核心在于日本要不要尊重历史、要不要守住一个中国原则、要不要停止在台湾问题上搞小动作。 这些问题不解决,降什么温都是表面文章,新加坡想当调停者,先得搞清楚谁是始作俑者。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没得商量,这条红线任何人都别想踩,黄循财的表态或许能换来日本的好感,但在真正的原则问题上,这种偏向性只会让自己的信誉打折扣。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