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20),港药冲高后涨幅收窄,创新药纯度100%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涨0.34%,四连跌后终于飘红,盘中成交额轻松突破12亿元!资金连续涌入,今日盘中再度净流入超7700万元,近5日累计“吸金”超12亿元!截至11月19日,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最新规模超232亿元,同类持续领先!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金斯瑞生物科技跌超4%,三生制药跌超1%,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微跌;上涨方面,信达生物涨超1%,百济神州、石药集团、翰森制药微涨。
消息面上,信达生物玛仕度肽注射液启动III期临床,适应症为青少年肥胖。11月20日,信达生物宣布:玛仕度肽9mg在中国肥胖患者中实现高达20.1%的体重降幅,GLORY-2研究达成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

注:成分股仅做展示,不作为个股推介。
[板块放量反弹,期待年底催化行情!]
创新药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提升,数据和BD催化有望成为全年主线。在港股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双重提升的背景下,创新药biotech的催化剂事件的关注度大幅提升。考虑到创新药biotech的IP0集中在2019-2021年,目前正处于其核心管线已充分验证、但第二梯队管线正在/即将读出概念验证(IPO时处于临床前或IND阶段,3-4年后出POC数据)的窗口期。太平洋证券认为,国内企业的双抗ADC、TYK2抑制剂、GKA激动剂、泛KRAS抑制剂管线处于全球领先状态。
BD之后,关注全球临床推进以及关键数据读出。在对外授权之后,国产创新药进入全球临床阶段;202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资产进入到全球注册性临床阶段,包括科伦博泰/默沙东的sac-TMT,百利天恒/BMS的BL-B01D1,康方生物/Summit的依沃西,三生制药/辉瑞的707等。2026年起,预计将有多项中国资产的全球3期临床迎来数据读出。国产创新药有望通过优秀的临床数据在全球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业绩方面,创新药利润端实现扭亏为盈。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创新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88.3亿元,同比增长22.1%;归母净利润为-4.6亿元,同比亏损收窄71.4%。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92.1亿元,同比增长51.0%;归母净利润达11.1亿元,同比增长147.1%,板块利润端实现扭亏为盈。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创新药产品商业化销售放量、医保覆盖扩大、新适应症拓展及海外授权带来的里程碑付款。
[机构:中国生命科学上游行业景气度上行]
招商证券指出,医药行业已成为生命科学上游的最重要客户,当前中国生命科学上游行业迎来景气度上行。主要由于以下三个指标:
1)新冠疫情后,中国大型药企和biotech的研发支出维持健康增长。

2)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在25年进一步爆发。今年前10个月,本土创新药出海总交易金额和首付款占全球同期交易规模的38%和50%,显著高于2020年的5%和3%。

3)中国创新药出海热潮驱动国内创新药融资额复苏。中国3Q25创新药融资同比大增443.6%。此外,全球创新药融资在降息背景下逐步企稳,3Q25同比增长8.6%。随着中国创新能力在全球认可度提高,预计国内创新药融资将恢复健康增长。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100%布局创新药!截至10月,前十大成分股权重高达72.47%,高纯度浓缩港股通创新药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