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气血,最怕“不变通”
[鄙视R][鄙视R]身边不少人都在学习养气血,但仔细看会发现,很多人的方法都走了“死胡同”!
[抓狂R][抓狂R]就说常见的几种做法吧。
[樱花R]有人觉得阳气对身体重要,就把姜枣茶当成日常饮品,每天早上煮一壶,喝了觉得暖,就天天坚持,哪怕夏天喝得嗓子干、长口疮,也觉得是“补阳气该有的过程”(其实已经湿热了)!
[樱花R]也有人觉得滋阴更关键,尤其是换季干燥的时候,百合银耳莲子羹顿顿不落,就算当天没胃口、消化慢,也硬逼着自己喝两碗,怕少喝一次就亏了身体。
(其实已经寒湿了)!
[樱花R]还有人总盯着自己的“小毛病”找对策:觉得湿气重,就把四神汤、四君子汤当水喝,天天熬、天天喝.(喝久了就已经有阴虚了)!
[樱花R]感觉体内有湿热,红豆薏米水就成了“标配”,不管冬天多冷、生理期来没来,都一杯接一杯地喝(其实伤了肾精)!
[樱花R]觉得自己血虚,牛肉顿顿端上桌,红枣揣在兜里当零食,有空就嚼两颗,哪怕上火了、嘴里长溃疡,也舍不得停(其实补成痰湿了)!
[樱花R]要是觉得身体弱,太子参、党参、西洋参这些滋补药材就没断过,要么煲汤、要么泡水,总想着多补点就能变强(其实伤阴血了)!
[草莓R][草莓R]其实没有绝对“好”或“坏”的东西,关键看能不能跟身体的需求匹配,能不能帮身体找到平衡。
[斜眼R][斜眼R]就拿酒来说,很多人觉得喝酒伤身体,就把它归为“养生禁忌”,碰都不碰。但其实适量喝酒,是能给身体补进一部分阳气的。比如有些平时阳气不足的人,冬天总觉得手脚冰凉,偶尔喝一小杯温酒,很快就会觉得身上暖和起来,这就是酒里的阳气在起作用。当然,要是喝多了就不行了——原本偏寒的体质,可能会突然出现胃热、头疼、口干的情况,这不是阳气补多了,而是喝进去的阳气太多,身体里的阴液没法及时代谢,才出现了郁热甚至伤阴!牛奶也是一样。很多人觉得牛奶有营养,就天天喝,但其实得看体质:阴虚的人容易口干、皮肤干,喝牛奶能滋阴润燥,喝着就舒服;可阳虚的人本身湿气重、消化弱,喝了牛奶反而会加重湿气,可能会腹胀、拉肚子。所以不是牛奶好不好,是看你当下适不适合喝。
[偷笑R][偷笑R]真正的养生,从来不是“一条路走到黑”。不是说某样东西好,就一辈子只吃它;也不是说某样东西不好,就永远不碰它。更不是认准自己当下的体质,就觉得一成不变,就一直坚持同一种养生方法——你越固执地“坚持”,反而越容易打破身体的平衡,最后养生变成“伤生”。
阅读:41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