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联合早报一针见血:中国缺的是美国当年崛起的“命”!这话听着刺耳,但却是我们必须啃

联合早报一针见血:中国缺的是美国当年崛起的“命”!这话听着刺耳,但却是我们必须啃下的硬骨头。老天爷追着喂饭吃,说的就是美国。 他们当年崛起,本土资源丰富得离谱,东西两大洋都是天然屏障。 可咱们,完全没这剧本。 这道看似天谴的附加题,中国到底要怎么解? 就在上个月,中国与中亚某国新签的能源管道项目正式动工,为“马六甲困局”增添了新的解法,答案,其实正在路上。 美国当年崛起,那真是命好。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黑土地能养活全国,五大湖区的铁矿、阿巴拉契亚的煤矿、德州的石油,全是现成的战略物资。 更关键的是,他们三面环海,天生安全,两次世界大战卖军火,最后稳坐世界头把交椅。 可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 国土虽大,但能种地的平原只有15%左右,人均耕地只有美国的1/3,粮食自给率刚过85%。 能源更悬,石油探明储量虽全球第13,但产量只够满足国内需求的28%,72%的石油得靠进口。 这件事背后折射的,不是简单的弱点,而是时代给中国出的一道“附加题”。 美国那代人是“标准答题”,咱们必须在资源受限的条件下,解出“开放合作”这张新卷子。 这个“劣势”,恰恰逼出了我们唯一可能胜出的“模式”。 外部风险,也早已不是假设。 2025年就发生过好几起大事:波兰突然单方面封死了与白俄罗斯的唯一边境口岸,几百辆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瞬间被堵在了冰天雪地里,这条连接亚欧的物流动脉差点说断就断。 巴拿马运河那边,中资企业参与的港口项目被重新评估,美国在背后施压,想卡住中国与拉美、北美的贸易命脉。 更狠的是,俄远东地区一声巨响,火光冲天,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俄能源合作节点差点被破坏,西伯利亚2号天然气管道要是出问题,中国东北的能源供应直接受影响。 这些事儿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 他们通过代理人操作、法律博弈,甚至战略威慑,试图卡住中国的海陆贸易咽喉,刀刀见血。 看看今天的欧洲,过度依赖单一能源供应的苦果已经显现,天然气价格飙升,冬天取暖都成了问题。 这种局面,恰恰反证了中国多年来坚持能源进口多元化、推进“一带一路”构建陆上通道的远见。 这些年,中国也在反击。 石油从40多个国家分散采购,沙特、俄罗斯、安哥拉都是大头,避免被单个国家卡脖子。 天然气进口搞了“海陆并进”,俄罗斯的管道气、澳大利亚的液化气、中亚的陆上气,三条腿走路。 铁矿石这块,虽然澳大利亚占60%,但巴西、南非、印度也在增加供应,还大力推动废钢回收和国产铁矿开发。 这份选择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拒绝走“强者通吃”的老路,而是尝试构建一种“共生共荣”的新秩序。 这不仅是战略智慧,更是一种文明自觉,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不是看你能拿走多少,而是看你能创造多少共同的利益。 在被压的反作用力下,中国的韧性正被前所未有地锻造出来。 所以说,中国的和平崛起,不可能复制美国的路径。 资源依赖是现实,但通过多元化采购、产业升级、国际合作,中国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美国当年靠“孤立主义”和资源自给崛起,中国现在得靠“开放合作”和“技术突破”突围。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预测,未来十年,全球对锂、钴等关键矿产的需求将增长5-7倍,供应链竞争将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战场。 这预示着,中国在产业链上游的提前布局,不仅是应对当前之需,更是赢得未来的关键落子。 这让人想到,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何尝不是一场“和平崛起”? 没人拥有完美的资源和条件,我们总是面临这样那样的“卡脖子”困境。 或许我们也可以学学国家的智慧:不抱怨牌差,专注于打好手中的牌,在开放合作中,把每一个限制都变成自己独特的赛道。 尊严从来都是靠实力和大义挣来的,中国现在缺的不是资源,而是把资源转化为竞争力的能力。 这条路也许不好走,也许走得慢,但每一步都走得稳。

评论列表

伍行
伍行 2
2025-11-18 14:31
这份选择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拒绝走“强者通吃”的老路,而是尝试构建一种“共生共荣”的新秩序。 这不仅是战略智慧,更是一种文明自觉,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不是看你能拿走多少,而是看你能创造多少共同的利益。 在被压的反作用力下,中国的韧性正被前所未有地锻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