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认识个老范,80年代初的复旦高材生,在美国干了一辈子,退休金一个月2500美金。 就这2500刀,在西雅图,撑着一个老知识分子薄纸一样的体面。 这哪是一个人的故事啊。 看得人心里发沉。 最近不是有个热搜吗?某大厂清退45岁以上员工,一堆中年程序员在论坛上发帖说走投无路。 底下有人冷嘲热讽,说“早该转型了”“不学习就被淘汰”。 可转型是张嘴就来的吗? 老范那个年代,进药企、搞化工,是实打实的高科技。 谁想得到三十年后的风口是写代码? 就像现在人人都说AI是未来。 可再过十年,会不会又换赛道? 今天拼命学Python的年轻人,说不定哪天醒来,发现世界已经不需要敲代码了。 到时候,又是一批“老范”在公园里慢慢走。 不是人不努力,是时代变得太狠。 老范那一代人,信的是“踏实干一辈子就有饭吃”。 现在呢?平台说封号就封号,公司说优化就优化。 连“铁饭碗”这三个字,都快成古董了。 但你说他们真被时代抛弃了吗? 也不尽然。 去年有个新闻,某退休老工程师用旧零件造出农机具,帮了老家村里大忙。 那种一辈子的手艺和经验,年轻人根本比不了。 可惜啊,这种价值,现在不太被计价了。 老范们的孤独,不只是身边没亲人。 是自己的黄金时代,突然就不算数了。 就像你珍藏多年的邮票,别人说现在早就不寄信了。 可一个国家不能光有风口上飞的人。 那些在慢车道上坚持跑的人,撑起了多少普通的日子。 他们的体面,不该薄得像张纸。 时代可以换轨道,但不该忘记每一代铺路的人。 毕竟今天踩的每一条路,都是昨天的他们,一步一步夯实的。 MCN双量进阶计划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