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可食用的知了猴、可药用的蟑螂,那你听说过大黑甲虫吗?这种昆虫的幼虫,既能作饵料,也可端上餐桌,正成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昆虫。在武汉,就藏着一座这样的“昆虫工厂”,每月有上千斤大黑甲虫从这里发往全国。
11月13日,九派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武汉东西湖区柏泉街道杜公湖农博园内的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养殖厂房里,层层叠叠的立体养殖盒排列整齐,数万只大黑甲虫幼虫在恒温恒湿环境中静静啃食麦麸与南瓜,发出细密沙沙声。约90天的繁育期,它们全程都在这里茁壮成长。

幼虫阶段的大黑甲虫。图/九派新闻记者阳丹
公司负责人邹浩然介绍,大黑甲虫被称为昆虫界的“变形金刚”,也叫大麦虫,不同发育阶段形态差异极大,成虫通体黑褐色。该公司较早推出人工养殖的大黑甲虫,全程只喂麦麸和新鲜蔬果,定期清理粪便和食物残渣,防止各类有害微生物或病菌滋生。其幼虫和虫蛹具有较高的食用与经济价值——幼虫可作宠物零食和活体鱼饵,虫蛹则因口感酥脆,广泛用于油炸、爆炒、干煸等特色菜肴,深受市场欢迎。目前虫蛹售价约每斤40元,幼虫约每斤15元,以零售为主。
在另一间大棚中,邹浩然还养殖了蚂蚱、蝈蝈等二三十种昆虫,其中包括一些杂交选育的品种,日常生活中不易见到。工作人员正熟练地进行封装打包。这些昆虫售价从几十到上百元不等,主要面向昆虫爱好者,用作观赏,也有家长购买用于孩子的自然教育,观察昆虫生长过程。

待发货的昆虫们。图/九派新闻记者阳丹
据介绍,该公司核心团队仅有6人,主要负责品牌建设、产品研发与销售对接。此外,他们在全国拥有五六十家合作养殖户。养殖户经统一培训后按要求养殖昆虫,由公司负责统一销售、发往全国。目前,油炸昆虫系列产品主要销往河南、云南、广西等地;活体昆虫则主要发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

部分油炸产品,据介绍偏肉类的口感。图/九派新闻记者阳丹
6人团队如何支撑起覆盖全国的生意?邹浩然解释道:农副产品生产由具备资质的合作工厂完成,公司专注品牌与包装设计;养殖规模通过发展合作养殖户灵活调整,并有专人提供技术指导;日常琐碎工作可雇佣附近临时工;多家线上店铺则通过自建的管理系统实现高效运营。他本人凭借多年来在线上线下积累的客户资源,逐步搭建起这张昆虫销售网络。
邹浩然是内蒙古满洲里人,出生于1986年,从小喜爱昆虫。大学毕业后,他便投身昆虫养殖行业。早年他在北方多个城市发展,后综合考虑区位优势、运输成本与气候条件,于2024年选择落户武汉东西湖区。“这里对农业公司支持力度大,来南方拓展昆虫生意,市场也更广阔。”
在他看来,昆虫浑身是宝,就连虫粪也能变废为宝——这些粪便富含氮、磷、钾与有机质,是优质有机肥,直接供给园区草莓种植户,形成资源循环利用。
目前,他在武汉的工厂面积两千多平方米,主要承担养殖、储存与粗加工功能。邹浩然认为,昆虫养殖绿色环保、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巨大。未来,他计划扩建武汉工厂,打造一座“昆虫云仓”,并装修展厅推广昆虫文化,承接昆虫研学等项目,与周边采摘园、茶园串联成一条完整的农业游学线路。
九派新闻记者阳丹涂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