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时隔43天,美国政府重新开门,这次只能坚持2个月?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

时隔43天,美国政府重新开门,这次只能坚持2个月?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12日晚,特朗普坐在白宫椭圆办公室内,在一份临时拨款法案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从而结束了这次长达43天的“美国政府史上最长停摆”。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12日晚,白宫椭圆办公室的灯光亮到半夜,特朗普坐在那张标志性的橡木办公桌后,笔杆捏得发白,终于在一份临时拨款法案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签完字他往椅背上一靠,脸色比窗外的夜色还沉——这纸法案结束了长达43天的“美国政府史上最长停摆”,却连他自己都清楚,这不过是给濒死的病人打了针强心剂,撑不了多久。   谁都知道这43天美国乱成了什么样。国家公园的围栏锈得都快掉了,管理员拿不到工资干脆集体请假,野熊都敢跑到游客中心翻垃圾桶;   机场的安检员一半是临时工凑数,排队的人从航站楼一直绕到停车场,航班延误率飙升到30%;就连申领社保的老人都急得跳脚,审批系统因为没人维护,卡得连页面都刷不出来。   更要命的是华尔街,道指在停摆期间跌了快5000点,资本家们天天给白宫打电话,唾沫星子都快喷到特朗普脸上了。   说起来这停摆的根子,还是两党在钱上掐得你死我活。特朗普这边铁了心要给美墨边境墙加拨800亿美元,还要砍掉民主党心心念念的医保补贴和清洁能源基金;民主党则攥着众议院的否决权不放,直言“宁愿政府关门,也不让纳税人的钱砸在破墙上”。   两边从9月底吵到11月中,国会山的会议室里咖啡杯摔了不少,议案却一个没通过。直到上周,共和党大佬们偷偷找特朗普摊牌:“再停摆下去,明年中期选举咱们就得彻底歇菜”,这才逼着他松了口。   但这所谓的“解决方案”,说白了就是个糊弄人的玩意儿。这份临时拨款法案既没给边境墙批钱,也没保住民主党的那些福利项目,只是把9月到期的旧预算原封不动续了俩月,勉强让联邦政府的员工能领上工资,社保、医保这些关键部门能重新开门。   特朗普签完字就对着媒体放话:“这只是暂时的,两个月后要是还谈不拢,咱们接着停”,这话听着硬气,其实就是给自己找台阶——他心里比谁都明白,现在停摆的代价已经大到美国扛不住了。   为啥说这法案撑不过俩月?核心就是“没解决任何问题”。美国政府的预算案从来都是两党博弈的筹码,这次停摆的核心矛盾——边境墙资金、社会福利开支、国防预算分配,一个都没碰。   临时法案就像给漏水的房子贴了块胶带,看着不漏了,其实水还在往墙里渗。   现在共和党控制着参议院,民主党握着众议院,两边谁都不肯让步:共和党觉得“国家安全比福利重要”,民主党骂他们“拿穷人的救命钱搞政治作秀”,连中间派议员都坦言“两个月后谈拢的概率比中彩票还低”。   更要命的是时间不等人。两个月后的1月中旬,正好是美国的税收申报季,要是到时候政府再停摆, IRS(美国国税局)的员工一罢工,不光普通人的退税没法办,企业的税务申报也得瘫痪,到时候经济损失可不是现在的小数目。   而且明年就是总统大选年,两党现在都在攒政治资本,谁都不想在预算问题上妥协,免得被对手扣上“软弱”的帽子。   特朗普这边还想着靠边境墙巩固基本盘,民主党则盼着用福利政策拉选票,这矛盾根本就不是两个月能化解的。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次政府重新开门,不过是两党的“战略休战”。停摆43天里,美国的GDP预估少增长了0.5个百分点,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跌了6个百分点,民主党的支持率也没好到哪去。   两边都怕再耗下去,选民的怒火会烧到自己身上,所以才先借临时法案喘口气,转头就开始为两个月后的博弈做准备——共和党已经在起草新的国防预算提案,打算用增加军费的甜头拉拢中间派议员;民主党则联合工会搞起了游行,喊着“要福利不要围墙”的口号,提前给共和党施压。   特朗普在椭圆办公室签字时,桌上还摆着一份边境墙的设计图,可他签下去的这笔,却让这份设计图变得更遥遥无期。   现在美国老百姓最担心的,就是两个月后会不会再经历一次停摆——毕竟谁也不想再体验一次“领不到工资、办不了手续”的日子。但从两党现在的架势来看,这场预算博弈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这临时法案就像一根紧绷的弦,两个月后要么谈拢了皆大欢喜,要么弦断了,美国政府就得再次“关门大吉”。至于到底会怎么样,恐怕连特朗普自己,心里都没个准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