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就在刚刚 乌克兰传来重磅消息! 11月2日,乌克兰驻北约代表团团长切尔涅夫放了个

就在刚刚 乌克兰传来重磅消息! 11月2日,乌克兰驻北约代表团团长切尔涅夫放了个重磅消息:乌国产“赫里姆-2”导弹已接近投入使用。这款导弹可不是小角色——能扛1100磅(约500公斤)的弹头,射程直接拉到500公里,意味着俄边境甚至纵深的军事基地、补给线,都可能被它盯上。 这消息哪是“接近使用”,分明是乌克兰把“远程打击的遥控器”攥稳了!泽连斯基早前那句“打俄腹地不用再给谁打电话”,现在终于有了最硬核的支撑,这分量比十次演讲都重。 我常年关注军事装备,太懂这背后的意义。前两年乌克兰还在靠苏联遗留的“圆点-U”导弹撑场面,射程才120公里,打一发少一发,跟用古董武器拼刺刀似的。后来靠美国援助的导弹,射程不够不说,用完还得写报告解释用途,活得太憋屈。 “赫里姆-2”完全是另一回事。它本就是为替代“圆点-U”研发的,出口版碍于规则卡着280公里射程,乌军自用版直接拉到500公里,升级后甚至能摸向1000公里外的莫斯科。这操作跟手机藏着“性能模式”似的,关键时候才亮真本事。 更狠的是成本控制。这导弹造价不到100万美元,一条生产线月产能能达50枚,简直是“导弹拼多多”。我算过一笔账,俄军S-400的拦截弹一枚就得200多万美元,用这导弹齐射,等于用便宜弹药耗垮贵装备,太精明了。 有人说它亚音速、雷达反射面大,S-400能轻松拦截。说这话的肯定没看过实战数据:乌军早摸透了套路,先用无人机吸引雷达开机,再用导弹饱和攻击,克里米亚的S-400阵地都被这么端掉过,空谈拦截没用。 俄军不是没下过手。8月份把生产导弹的帕夫洛格勒机械厂炸了个底朝天,以为能掐死源头。没想到乌克兰人把生产线拆成模块,塞进居民楼地下车库,白天造零件晚上总装,跟打游击似的。 这背后哪有什么西方图纸,全是乌克兰人的“混搭智慧”。惯性测量单元来自土耳其农用无人机,引信改自矿用爆破器,甚至把过期火箭弹的药柱重新浇筑当燃料,硬是凑出了能用的杀伤链。这种在废墟里造武器的韧劲,比导弹本身更可怕。 现在俄军麻烦已经显形了。秋明州炼厂三天内五座被砸,全国炼油能力砍半,坦克没开远就没油,补给线更是成了活靶子。过去靠军援时乌军还收着打,现在自己有弹了,火力密度直接翻倍。 普京当初赌乌克兰没有工业血条,可战争打了四年,人家在地下车间里造出了导弹。这哪是造武器,分明是用火箭发动机,把“不看别人脸色”的底气送上了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