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轰炸继续,俄罗斯港口已经基本失去了防空能力。本月3日,乌克兰又对俄罗斯能源设施出

轰炸继续,俄罗斯港口已经基本失去了防空能力。本月3日,乌克兰又对俄罗斯能源设施出手了,上次炸的是莫斯科。这次直接瞄准了俄罗斯的能源命门——俄罗斯最大的石油港口图阿普谢港以及运输石油的货轮。   六百公里外的太空里,NASA 卫星的镜头突然捕捉到黑海沿岸的异常红点 —— 那团刺目的高温信号,正从俄罗斯的 “能源喉咙” 图阿普谢港冒出来。   等地面传来消息时,这座俄罗斯最大的石油港口已经被火光吞噬,三座储油罐喷出的火柱把海面映成了血色,值班人员仓促拍下的十秒视频里,爆炸声混着金属扭曲声,成了俄军防空体系失灵的刺耳注脚。   没人能想到,号称 “全球最强防空系统” 的 S-400,会在几十架无人机面前彻底哑火。11 月 2 日深夜,图阿普谢港的 240 米港口开口成了不设防的大门,几十架无人机贴着海面窜进来,机翼离浪尖不过几米高。   俄军雷达屏幕瞬间闪成雪花,负责防御的 S-400 雷达被电子干扰得彻底失灵,全程 “沉默” 得像块废铁。最后实在没办法,士兵只能操起机关炮对着夜空盲目扫射,子弹打在海面上溅起水花,却连无人机的边都碰不到。   这已经不是乌克兰第一次往俄罗斯的 “心窝” 捅刀子。几天前刚炸完莫斯科的能源设施,转头就把目标锁在了图阿普谢港 —— 这个每天要往外运 200 万桶原油的港口,可是俄罗斯成品油出口的 “命根子”,港口里密密麻麻的油罐和输油管,连起来就是俄罗斯经济的血管。   这地方今年 9 月就被乌克兰无人艇偷袭过一次,当时无人艇直接撞毁了带输油管的码头,俄军愣是没拦住。这次换了无人机突袭,号称 “能防 400 公里内所有目标” 的 S-400,还是没扛住。   要说乌军的无人机有多 “狡猾”,看看细节就知道了。根据俄军事后分析,这些无人机极有可能是 “柳特” 安 - 196 型号,机身用玻璃钢做的,雷达反射面比一张纸还小,再加上贴着海面飞,正好钻了 S-400 的低空盲区。   更狠的是,这些无人机还带了电子干扰设备,专门针对 S-400 的 “大鸟” 雷达 —— 这种本该探测千里的 S 波段雷达,被干扰后连几十米外的目标都分不清,更别提锁定低空突防的无人机了。   火灾烧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凌晨才被扑灭。除了三座储油罐报废,停泊的油轮甲板被烧得焦黑,输油终端的设备全成了废铁,连港口外的居民楼玻璃都被震碎了。   俄方嘴上说 “损失有限”,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疼在哪:图阿普谢港是黑海少数能停靠大型油轮的港口,现在输油系统瘫痪,每天 200 万桶的出口量直接断了档,这对靠石油换军费的俄罗斯来说,简直是抽走了 “战争血液”。   其实 S-400 的 “软肋” 早有苗头。设计时它确实号称能防低空目标和电子干扰,但实战中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去年乌军袭击喀山时,就用同款无人机分三波次突袭,俄军的防空系统同样手忙脚乱。   这次图阿普谢港的防御漏洞更明显:港口开口窄,本应该部署近防系统补盲,结果俄军只靠 S-400 撑场面,碰上低空 + 电子干扰的组合拳,直接成了 “睁眼瞎”。说白了,所谓的 “防空坚盾”,其实是纸糊的。   更值得琢磨的是乌军的战术转变。以前打俄罗斯境内目标,要么靠特工潜入,要么用库存的旧无人机,现在能批量出动远航程无人机,显然是得了西方的 “真传”。   “柳特” 无人机的发动机是德国造的,导航靠 GPS,核心零部件全是西方供应,这才能实现 1500 公里的航程和 50 公斤的载弹量。这种 “以小博大” 的打法,成本比导弹低十倍,却能精准戳中俄罗斯的能源命脉,简直是为消耗俄军量身定做的。   这事往深了想,已经不是简单的军事袭击了。乌克兰这是摆明了要打 “能源绞杀战”:先炸莫斯科动摇民心,再炸图阿普谢港切断经济来源,下一步说不定还要盯着其他黑海港口。   而俄罗斯的反应更显被动,S-400 失灵的消息传出去,不仅丢了颜面,更让那些买了这款防空系统的国家犯嘀咕 —— 连自家港口都护不住,这系统到底靠谱吗?   眼下最麻烦的是后续。俄军肯定不会认栽,说不定会加大对乌克兰基础设施的轰炸报复。但乌军既然能撕开一次防线,就有可能再来第二次。   更关键的是,西方还在给乌克兰送无人机零部件,这场 “无人机游击战” 怕是要长期打下去。黑海的浪还没平静,可俄罗斯的防空神话,已经被这场大火烧得只剩灰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