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这军统里头,人也分三六九等,同样是上校,那含金量可大不一样。 就拿咱们听故事

这军统里头,人也分三六九等,同样是上校,那含金量可大不一样。 就拿咱们听故事常听到的沈醉、徐远举来说,他们算是混得风生水起的。但还有一位,叫郑耀先,能耐不小,资格也老,可他的上校军衔,好像焊死了一样,就是升不上去。这是为啥呢? 根子啊,还得从出身找。郑耀先是正儿八经的黄埔七期毕业,唱的是黄埔的校歌。您可别小看这“黄埔”二字,在那个时候,前六期出来的,那都是“天子门生”,老蒋前期还挨个找学生谈话呢,关系近得很。混个少将都算没混好。可郑耀先是第七期,等到他毕业,人多了,事儿也杂了,那份香火情自然就淡了。 再说他这做人。军统那个地方,水深的很,连后来掌权的毛人凤,大多数时候都得夹着尾巴做人。可郑耀先呢,偏偏是个高调的主儿,用现在的话说,有点“嚣张”。他跟戴笠关系还算凑合,但跟那个“笑面虎”毛人凤,矛盾可就深了。 老话讲,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在那种环境里,不懂得“忍”和“藏”,那可是大忌。所以有人说,他最好中午去找毛人凤,因为“早晚要出事”。结果,还真出事了。 反观沈醉和徐远举,他们也嚣张,但路子不一样。徐远举是仗着上头有人赏识,沈醉是跟对了人,从戴笠到毛人凤,一路都站对了队。所以他们晋升飞快,后来都当了区长、司令,肩上扛了中将的牌子。 这么一对比就看出来了。 郑耀先能力是强,可他输在了两点: 一是出身时机晚了半步,没了最关键的人脉根基; 二是性子太直,不懂官场里那套迂回和隐忍。在那个不光讲打打杀杀,更讲人情世故的江湖里,他这套,就有点玩不转了。 郑耀先这一辈子,本事够大,任务够硬,可这心里的坎儿和身边的墙,终究是没迈过去,没拆掉,想想也挺让人感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