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日报
花生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虽然脂肪含量不低,却常常出现在各种健康饮食的推荐中。
这是因为它不仅含有很多营养物质,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也有“长生果”、“长寿果”之称。
常吃花生都有哪些好处呢?
延缓衰老
发表在国际期刊《抗氧化剂》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吃一小把烤花生,或可作为延缓衰老的新选择。
每天食用25克带皮烤花生,能够显著增加参与者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端粒”长度(“端粒”长度与细胞寿命和衰老速度密切相关)。
这项研究提示,花生可能通过保护“端粒”来延缓衰老,这主要归因于花生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间香豆酸等抗氧化成分。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花生中脂肪含量较高,每100克生花生仁含有44.3克脂肪。这些“好脂肪”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水平,同时保持甚至提高“好胆固醇”水平,有益于降低中风和心血管疾病风险,这也是为何高脂肪的花生对心血管有好处。
稳定血糖
花生属于低血糖指数(GI)食物,其血糖指数仅为14,这意味着食用花生后能减缓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特别是早上吃些花生,既能提升饱腹感,又能防止升糖过快。属于血糖友好型食物。
保护胃黏膜
花生也是蛋白质大户,含量可达到22%~30%,适当摄入可以中和胃酸。而且花生中的脂肪含量也很丰富,适当摄入可以刺激抑胃液素分泌,减轻胃酸伤害。
另外花生中的磷脂也能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健脑防痴呆
花生富含的卵磷脂(每100克含700毫克)是神经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搭配谷氨酸形成的“脑黄金组合”,能够促进神经元连接。
日本老年病学追踪发现,早上食用花生的老人,认知衰退速度减缓35%,相当于每天做半小时脑力训练。
营养虽好,也需注意吃法
警惕霉变花生
花生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受潮,容易被黄曲霉等霉菌污染,产生强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食用后对肝脏损害严重。
千万不要食用已经发霉、变色或有异味的花生。一旦发现花生表面有黄绿色霉斑或闻到霉味,应立即丢弃。
控制摄入量
花生营养丰富,但热量和脂肪含量较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人每天摄入花生的量最好在10克左右(约15颗)。
如果想多吃一些花生,建议一日三餐中的主食或肉类适当减量,防止脂肪摄入过量、能量摄入过多。
吃法有讲究:生熟与烹调
生吃花生,可以更好地保留花生中的维生素、多酚、黄酮等营养物质。熟吃花生,可能会使营养物质有所损失。此外,在做法上尽量少油、少盐、少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