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给您清洁一下,您将就住吧。” 我真的,每次看到这种回应,血压都“噌”一下就上来了。 将就什么?将就那个黏在花洒上、还带着不明纹理和恶臭的东西吗?将就用一个可能喷过别人排泄物的花洒,继续洗澡吗? 这得多大的心才能“将就”啊。 花六百多,在北京住个稍微体面点的酒店,图啥? 不就图个干净、放心,能在外面奔波一天后,把自己扔进一张干净的床,冲一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吗。 结果呢? 朋友刚进去洗澡,一声尖叫。 跑过去一看,花洒上那几坨黄褐色的玩意儿,明晃晃地,简直是视觉和心理的双重暴击。 最开始还不敢信,自我安慰,“是不是水垢啊?” 结果姑娘也是个狠人,凑近了,闻了一下……那股直冲天灵盖的味儿,隔着屏幕我仿佛都感受到了那种反胃。 真的,这事儿恶心到家了。 但比这更恶心的,是酒店的态度。 那句轻飘飘的“将就”,不是在解决问题,是在侮辱人。 它潜台词就是:多大点事儿?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给你擦擦干净,得了便宜还卖乖? 这根本就不是钱的事儿。 这是底线被击穿的事。 我们花钱住酒店,买的不仅仅是一个床位,更是买一个“不用担心”的权利。不用担心床单换没换,不用担心毛巾干不干净,更不用担心花洒上……会不会有屎。 那个刚从房间出来,拍着胸脯说“全消毒了,放心用”的保洁阿姨,她到底检查了什么? 那个所谓的“检查清单”,是不是就是一张废纸,闭着眼睛打勾就完事了? 一个标榜“高档”的酒店,连最最基本的“干净”都做不到。 那你装修再豪华,大堂再气派,又有什么用呢?一个沾了秽物的花洒,就能让你所有的投入,瞬间变成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