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天天说油车不行,BBA不行的喷子们,看一下九月中大型轿车销量吧,除了小米SU7第一,其他的头部几乎都是BBA 乘联会数据显示,小米SU7以19579辆稳坐第一,可前六里奥迪A6L、奔驰E级、宝马5系占了三席,尤其是奥迪A6L狂卖16011辆冲到第二,这格局哪是“新能源独赢”,明明是神仙打架! 先说说小米SU7的“统治力”,1.95万辆的成绩比8月还稳,哪怕新势力里小鹏P7、极氪001使劲追,也只能在后面喝汤。它能卖爆根本不是偶然:20-30万价位塞了双电机四驱、智能座舱,还搭着小米生态的便利,年轻人买车几乎绕不开。但有一说一,这成绩也吃了“爆款红利”,现在竞品越来越多,后续能不能稳住还得看新品跟进。 更让人意外的是BBA的“倔强”。奥迪A6L环比暴涨24%,奔驰E级从8800辆冲到13103辆,宝马5系也卖了9087辆。这些油车能扛住新能源冲击,藏着两大密码:一是商务市场的刚需,企业采购、高端接待首选还是BBA的立标车型,这是新能源暂时啃不动的硬骨头;二是价格诚意,奥迪A6L终端优惠后入门价不到40万,比不少新能源中大型车还划算,精打细算的消费者很买账。 有人说这是“油车最后的挣扎”,但数据根本不支持。9月中大型轿车市场13.9万辆的总销量里,BBA三款油车加起来快4万辆,占了近三成。而且它们还在搞“双线作战”,宝马i5、奥迪A6L插混版都在悄悄起量,既守着燃油基本盘,又盯着新能源市场,这布局比想象中聪明多了。 反观自主新能源,除了小米SU7和银河星耀8、风云A9L挤入前五,比亚迪汉都跌到第八了,只有6747辆。不是技术不行,而是中高端市场的“品牌滤镜”太难破,买30万以上轿车的人,一半看产品力,一半认品牌积淀,BBA几十年的口碑可不是靠一款爆款就能撼动的。 其实现在的市场早不是“非油即电”的对立,而是“各取所需”的平衡。年轻人选小米SU7图智能、图新潮;商务人士选奥迪A6L图排面、图可靠;家里充电方便的可能选插混,经常跑长途的还守着燃油车。乘联会说的“新能源与豪华燃油良性竞争”,才是最真实的现状。 那些喊“油车凉透了”的人,怕是没看懂高端市场的逻辑。BBA靠燃油车稳住基本盘,再用新能源慢慢渗透,这步棋走得稳;小米们靠新能源撕开缺口,但想彻底取代油车的地位,还得等品牌力和用户信任度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