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赵林山导演和所有演职人员为我们奉献一部令国人悲愤又不堪的电影,心里的感受压抑、憋闷、始终堵得慌——总觉得那些最该被看见的、不堪入目的画面被悄悄拿掉了。冻伤实验的狰狞、活体解剖的残酷,本该是直击人心的罪证,在镜头里却像隔了一层雾,731部队的反人类罪恶,似乎没完全摊在阳光下.......
最后一个人离开《731》观影现场,虽然十几个人都无人发声,旁边女孩几度想走不忍再看下去。本以为是一场常规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却被银幕里三个扎心的画面钉在座位上,直到散场,手心的凉意都没散去——这些画面,不该只留在影院里,更该借着9.3阅兵的自豪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这些“美丽的”魔鬼有着漂亮的面孔和假象,把一个个人当做小白鼠,撕心裂肺的压抑。

第一个画面,是小贩王永章推着送饭车穿梭在牢房的身影。他粗通几门语言,被日军当作“工具人”,却悄悄用送饭车藏密信、画地图。昏暗灯光下,他低头整理饭桶的模样,藏着小人物在绝境里的硬气,没有豪言壮语,却用最朴素的方式,想带着同胞逃出生天。
第二个画面,是年轻研究员在洗手间反复搓手的场景。第一次参与活体实验后,他的手洗得通红,眼里满是恐惧与挣扎。这双手本应握笔研究医学,却被战争逼得沾染血腥,人性与兽性的拉扯,成了侵略者暴行里最刺眼的注脚。
第三个画面,是杜存山用十字架在墙上刻下的痕迹。每一道刻痕,都是一个逝去的生命。没有哭喊,没有反抗的力气,却用最沉默的方式,记录着日军的滔天罪行。那些歪歪扭扭的刻痕,比任何控诉都更让人窒息。

秋雨萧瑟,秋风掠过脸颊,没有泪痕。《731》从不是为了渲染仇恨,而是用真实的伤痛提醒我们:和平从不是凭空而来,那些刻在墙上的痕迹、藏在饭车里的勇气、挣扎在良知里的灵魂,都是不能被遗忘的警钟。时代的列车走在当下,看到“无人生还”更明白,国家与个人密不可分,每一个人都值得被铭记,我们把画面刻进心里,更要把“自强”两个字扛在肩上,才对得起那些没能走出牢房的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