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9日,由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无锡民族乐团承办的"2025当代民族音乐创作高峰研讨会"将在江苏无锡盛大举行。作为深耕国乐传播的专业媒体平台,乐通天下将全程跟踪报道这场聚焦民族文化基因解码、艺术体系建构的行业盛会,以多维视角记录当代民族音乐现代化进程的里程碑时刻。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载体和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记忆与审美追求。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下,发展中国当代民族音乐创作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文化强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有效支撑,是从文化艺术领域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切入点。
相对于西方古典音乐几百年体系化的发展成果,中国当代民族音乐创作的发展现状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如:大量的著作文献空白区域、明显的作品数量不足、民族乐团命名方式与编制形式标准不统一、针对我国民族音乐创作所涉及到的作曲技术理论知识与技能在院校教育教学中严重缺失等。正是因为中国当代民族音乐创作在文化传承、国际传播、艺术创新和民族精神培育等多个维度存在着重大意义,同时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诸多需要研讨的方面,且具有快速高质量发展进步的现实紧迫性。2025年11月,众多名家同聚无锡,共襄盛举,参与“2025当代民族音乐创作高峰研讨会”。国内民族音乐创作、表演、研究领域的各年龄层专家代表进行集中研讨、集思广益、多维论证、出谋划策。希望通过此次全国性专题论坛,能够切实有效地推动我国当代民族音乐创作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在此领域的所涉及到的诸多拓展和延伸方面都发挥出显著而积极的效果作用。

2025年11月8日晚7:30分,无锡民族乐团将在无锡大剧院·黑匣子演出《华音新声·太湖论乐》——2025当代民族音乐创作高峰音乐会,届时,乐通天下将同步进行全网直播。


无锡民族乐团

成立于 2020 年的无锡民族乐团是无锡市属国有文艺院团。乐团艺术总监为我国当代杰出的二胡演奏家、一级演奏员、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邓建栋先生;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为当代青年指挥家、全球首届中乐指挥大赛冠军得主孙鹏先生。首席客席指挥为著名指挥家叶聪先生。同时聘任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兼终身指挥阎惠昌先生为首席顾问,著名作曲家顾冠仁先生、王建民先生,著名琵琶演奏家吴玉霞女士为乐团顾问。
乐团地处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吴文化”发源地、“中国二胡之乡”“中国民乐之乡”的江南名城——无锡。无锡拥有深厚的音乐文化积淀,古往今来大家辈出。乐团以“高素质、高技能、高协同、高品质”为宗旨,更以“追求卓越、特色定位、多元纳新、品牌聚势”为座右铭,形成以创作为龙头、演出为中心、排练为基础的良性机制。
自成立以来,乐团秉承创作具有“吴文化、太湖文化和江南文化”特色的时代精品,努力继承和挖掘本土音乐文化的精髓,展示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艺术形式。相继举行了首场音乐会《梁溪华章》、为建党百年华诞倾力打造的原创大型民族交响史诗《光明行》、大型民族交响音画《梦华江南》及“二胡之乡新年音乐会”“天南地北庆中秋音乐会”“岁寒三友——松、竹、梅”顾冠仁与无锡民族乐团、“汤沐海与无锡民族乐团”音乐会、“致敬最美奋斗者”民族音乐会、“追寻光明的先行者”——纪念刘天华先生逝世90周年音乐会、海内外纪念华彦钧(阿炳)诞辰130周年音乐会等数百场演出;受邀参加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国家大剧院第二届“国乐之春”;创意策划了“乐享四季”“周日品乐坊”“乐萦佳节”等系列品牌音乐会;委约创作了《第二二胡协奏曲——太湖风情》,民族管弦乐《梁溪音诗》《大运之河》《梅之韵》《吴风鼓乐》《爱的无言歌》等多部原创作品。赴澳大利亚、老挝、加拿大、毛里求斯、法国、葡萄牙、俄罗斯、土耳其、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获得好评!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文旅中国、央广网、音乐周报等诸多主流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23年乐团推出首个主题音乐季,开启更多具有创意的优质国乐文化内容。
民族管弦乐《梁溪音诗》荣获第五届江苏文华奖优秀节目奖;大型民族交响史诗《光明行》荣获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大型音乐作品奖;《第二二胡协奏曲——太湖风情》入选2022年度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民族交响音画《梦华江南》荣获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大型音乐作品奖;民族管弦乐《梦华太湖》(《梦华江南》)入选2023年度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4年度,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中国民乐传承与弘扬基地”,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第二届全国民族器乐展演“优秀民族乐团”、“优秀乐种组合”。
在乐团的培养下,有数位青年演奏家在“敦煌杯”“国韵杯”、白玉兰国际音乐节、“辽源杯”、国际中乐指挥大赛等全国各大赛事屡获殊荣。多位演奏员冲刺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表现突出。
未来,乐团将邀约更多优秀的作曲家创作彰显无锡风格、中国气派、国际表达的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把优雅的“太湖之声”传遍海内外,为江南文化传播提供新力量,为中国民族音乐增添新色彩!
音乐会艺术家
孙鹏 指挥

当代青年指挥家、全球首届国际中乐指挥大赛冠军、最佳香港作品演绎奖得主。无锡民族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香港中乐团客席常任指挥、沈阳音乐学院人才引进指挥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荣获首届全球国际中乐指挥大赛冠军、最佳香港作品演绎奖得主(2011)。曾任澳门中乐团首任常任指挥(2016-2019),山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首任艺术总监、首席指挥(2014-2015),香港中乐团首任特邀助理指挥(2011-2012)。
自幼学习音乐,先后师承演奏家孙友教授,文佳良教授。指挥启蒙于洪侠教授,后受教于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终身指挥、教育家阎惠昌教授,攻读中乐指挥研究生,并以优秀的成绩毕业。2019年以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考入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就读于交响乐及歌剧指挥系,师从Stanislav Dyachenko教授,以全优成绩毕业。
作为目前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中西乐指挥专业学习文凭及经历的指挥家,与国内外诸多职业中乐团及交响乐团有着良好的合作,执棒大型专场音乐会数百场,首演作品超过百余首,执棒过众多演奏家、演唱家及作曲家的专场音乐会及作品音乐会,是一位有着丰富理论及实践能力的青年指挥家。
乐评人评价“孙鹏的指挥风格大气潇洒,情感圆润细腻。同时又善于思考,能够很好的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既包含着对音乐纯爱之情的活力与激情;又洋溢着饱满的个人风格即丰富内涵,堪称超出期待的拥有魅力的青年指挥家。”
邓建栋 二胡

邓建栋,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原空政文工团一级演奏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无锡民族乐团艺术总监。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协民族弓弦乐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上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
曾获首届北京全国二胡邀请赛一等奖,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2012年入选中央电视台“光荣绽放—中国十大青年二胡演奏家”,2017年获第六届华乐论坛—“杰出民乐演奏家”称号。他是首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行独奏音乐会的中国演奏家。多次担任“金钟奖”、“文华奖”、“CCTV民族器乐大赛”等全国二胡比赛评委。他创作的《姑苏春晓》《吴歌》《草原风韵》(合作)《心弦》(合作)等获国内重要奖项;与众多国内外著名乐团合作演出,首演了《第一二胡狂想曲》《第二二胡狂想曲》《第三二胡狂想曲》《乔家大院组曲》《丝路随想》《我的祖国》《阿炳叙事曲》《乱弹琴声》(二胡版)《第二二胡协奏曲——太湖风情》《爱的无言歌》等经典作品。录制出版有《姑苏春晓》、《第三二胡狂想曲》、《二泉映月》、《如来梦套曲》、《阿炳叙事曲》、《邓建栋二胡演奏经典作品集》等演奏专辑,以及书籍《邓建栋二胡演奏艺术文集》、《邓建栋二胡演奏曲集》、《二胡视奏曲集》等。
他是活跃在国际国内音乐舞台上,被专家誉为“融传统与现代、学院与民间为一体的杰出二胡演奏家”。
【以下演奏家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陈泓璇 竹笛

青年竹笛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竹笛专业教师,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在读),非遗“竹笛艺术”中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教育发展联盟秘书长,上海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竹笛乐团副团长。师从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唐俊乔教授。
曾获重要奖项:2012年获文化部“文华奖”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金奖(吹管乐器组);2014 年蝉联文化部“文华奖”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金奖(竹笛独奏组);2019年经过四轮比拼,最终获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职业成年吹管组总冠军。
曾受邀作为独奏嘉宾与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杭州爱乐乐团、贵阳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吉林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福州海峡交响乐团、无锡民族乐团、黑龙江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天津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山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河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陕西民族乐团、浙江民族乐团、湖南民族乐团、成都民族乐团、扬州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等合作演出。
李超 二胡

李超,中央民族乐团青年二胡演奏家,乐队副首席,北京市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常务理事。“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民族乐器比赛二胡少年组和青年组最高奖获得者。入选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举办的“艺苑撷英”——2024年全国优秀青年中国民族弓弦乐演奏人才。
5岁跟随荆州市艺术剧院尹晓驹老师启蒙学习;1999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小,师从李坚雄教授;2002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2008年保送进入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在此期间一直跟随二胡演奏家赵戈老师学习,还有幸受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二胡演奏家严洁敏老师的悉心指导。
2012年进入中央民族乐团,莫斯科大剧院、柏林爱乐音乐厅、美国林肯艺术中心、肯尼迪艺术中心、琉森音乐厅、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等国际知名音乐舞台上都出现过他的身影。2019年6月在莫斯科大剧院中俄建交70周年文艺演出中担任二胡独奏;2024年4月在朝鲜东平壤大剧院中朝友谊年专场音乐会中演奏《梁祝》,并受到金正恩同志的亲切接见。
曾与中央民族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过《梦释》、《楚颂》、《乔家大院—爱情》、《梁祝》、《长城随想》、《雪山魂塑》、《我的祖国》、《盘古赋》、《晋情》等作品。
汤晓风 琵琶

汤晓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李景侠、张强教授。2011年中国音乐金钟奖琵琶比赛银奖第一名,2012年首届辽源杯全国琵琶大赛金奖得主。上海音乐学院创新团队成员,上海音乐学院高层次引进人才,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上海市优秀文艺家称号,上海音乐家协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协琵琶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
他曾出访亚,非,美,欧,澳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受邀参加上海之春,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海——汉堡周,法国圣丹尼斯音乐节,荷兰新音乐节,德国石河州音乐节等国际音乐节演出。近年来以独奏家的身份与上海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香港中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高雄市立国乐团,台湾小巨人乐团等海内外知名乐团合作,首演了《青铜乐舞》,《楼兰意象》、《戏弹》,《幻想伎乐天》等大量新作品。受到老中青三代作曲家的邀约,如朱践耳,谭盾,叶小纲,贾达群,刘锡津,王西麟,周龙,温德青,张朝,刘长远,刘星等。与国际知名古典音乐厂牌“NAXOS”和国内知名民族音乐厂牌“半度音乐”联合制作发行多张个人独奏专辑。
作为一线教师,在教材建设、科研项目、学生培养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其编写的“高等艺术院校名师论著系列”--《琵琶视奏训练教程》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主持国家艺术基金2022人才培养项目“中国琵琶--汪派传承演奏与理论人才培养计划”和上海市教委“卫仲乐琵琶表演艺术与高等音乐教学实践”等科研项目;他指导的学生先后在敦煌杯、辽源杯、青乐杯、康桥杯等各项大赛中取得佳绩。
王俊侃 竹笛

王俊侃 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中央电视台“光荣绽放”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竹笛专业教师,上海音乐学院竹笛博士(在读),上海市教委民族音乐传承教育基地项目总监,上海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副秘书长,2025“‘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中国民族管乐演奏人才”,中国竹笛高校教育发展联盟副主席。师承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博导唐俊乔教授及著名洞箫演奏家教育家戴树红教授。
王俊侃是文化部“文华奖”、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中国权威竹笛专业赛事的四连冠获得者。多年来他以独奏家身份活跃于国内外舞台,多次受央视音乐频道及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之邀录制个人独奏、重奏节目。
王俊侃曾受邀在全国十余个城市的音乐艺术院校成功举办其个人全国巡演笛箫专场音乐会,获得好评。他曾先后在中华艺术宫、上海大宁剧院、上海图书馆、宁夏大学等举办中国民族吹管乐专场讲座;受邀担任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竹笛邀请赛、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北京竹笛邀请赛等赛事评委。培养学生多次在文化部文华奖、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竹笛邀请赛、北京全国竹笛邀请赛等全国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
“王俊侃的演奏为苍劲如歌的旋律附上了自己的灵魂。”——音乐周报乐评。
薛辰茜二胡

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青年二胡教师,浙江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音乐学院硕士。自幼随王向阳老师启蒙习琴,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直至上音硕士毕业,师从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汝艺教授。
她在各大赛事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曾获最高政府奖第五届“文华奖”青年组银奖,首演了多部国内外现代作品如青年作曲家李博禅创作的《初心》, Mizuki Kobayashi(日本)创作的二胡与电子音乐《ExchangingBreaths》,Sebastian Androne(罗马) 创作的协奏曲《LANHUAHUA》等。
随上海市政府,上海市外办,出访世界各国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演出,参与在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斯洛文尼亚三国举办的“上海之帆”经贸文化交流巡展活动,作为重要嘉宾参与在奥地利萨尔斯堡举办的Crossroads当代艺术节,在俄罗斯举办的上海与圣彼得堡缔结友好城市30周年纪念活动。
指导学生在“国韵杯”、“敦煌杯”以及“白玉兰”国际音乐节国乐竞演大赛等各大赛事中获得佳绩。她创立的“燚”胡琴室内乐团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前文华奖)以全场最高分荣获优秀展演奖。
于源春 琵琶

于源春,中央音乐学院青年琵琶教师,首位琵琶演奏博士。曾任职中央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邀艺术家。自幼习琴,先后师从于周显顺教授,李光华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樊薇教授,她是金钟奖、文华奖、台北协奏曲大赛等业界重大专业赛事的金、银奖得主,且于2012年获得了全程电视直播的“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总冠军。2016年入选文化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2021年当选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
2001年,在中学时代即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2011年的“源·春”研究生毕业音乐会,得到各界一片赞誉。2016 年受国家大剧院之邀,举办了”文武双全”于源春琵琶独奏音乐会,反响强烈,21年两度受邀,携“不弹古调-于源春琵琶室内乐音乐会”和“文武双全-于源春琵琶独奏音乐会”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独立策划“新古典主义《琵琶行》”和“文武双全”、“不弹古调”“人间四季”等系列琵琶专场音乐会,已在全国各地举办近百场。
2018年回母校担任民族室内乐团演奏员,并在民乐系任教,2019年考取第一批民族器乐演奏琵琶专业博士,毕业论文《中国琵琶传统演奏技法的程式与程式化》。
于源春的演奏兼顾多种风格,在传承琵琶传统流派和文武曲的同时,她还着眼于多元风格的琵琶现代作品,委约、首演作品包括琵琶协奏曲《文武双全》、《静默之弦》(孙晶曲)、 《天梯》(罗麦朔曲)、《楚汉之战》(姜莹编配)、琵琶独奏曲《关帝云长》(王阿毛曲)《猜调》等,是当代国内外乐坛备受瞩目的青年国乐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