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粉丝朋友们好,我是中医刘医生!脂肪瘤,在中医中属于“痰核”的范畴,而中医常说“脾是生痰之源,肺是储痰之器”,简单来说就是,脾胃是主管运化的,当脾运失常,水湿代谢无力,就会逐渐积聚生湿化痰了,当痰湿积聚于皮下,就很容易形成痰核。另一方面,由脾生成的痰湿,第一时间会钻进肺络,当肺络有痰湿一直排不掉,就会有咳嗽吐痰的症状。所以脂肪瘤患者,大多都痰多咳不完。

针对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会选择用一些健脾化痰的中药来治脾治肺,只要把脾肺痰湿化尽,同时扶正脾胃,促进脾运,从根源防止痰湿再生,那么脂肪瘤就不会再长了。不过,有的人,在服药后,却并不见什么好转,如果你也有这种困扰,就要考虑及时的调肾了,因为肾也是生痰的根本,当肾阳不足,无法温化水液,也是会生湿化痰的,只是很多人都不清楚这一点。

临床来看,肾阳不足的人,特征还是很明显的,有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这种不适,同时看舌头,舌质是淡胖的,苔是白滑或者白腻的,而脉象多是沉细无力的。这个时候的治疗,重点不在脾肺了,而在于肾脏,得及时的温补肾阳,才能防止痰湿再生,才能除掉生成囊肿的根。

关于补肾中药,像是附子、肉桂,都是常用的,能够大补命门之火,恢复肾的气化功能,能充分蒸发水液,杜绝痰湿。同时可以加味一些熟地或者山药来滋阴,在滋阴的基础上来温阳,两者相互制约,才能保证体内平衡。接下来加味茯苓、泽泻或者车前子,来利水渗湿,能够引导体内湿邪通过小便排出,不给痰化形的机会。

再用浙贝母、白芥子来化痰,白芥子能够钻入皮下化痰,用来对付脂肪瘤是再合适不过了,而浙贝母不仅能强效化痰,还具有散结的功效,能够直接作用于脂肪瘤,软化并缩小包块。如果脂肪瘤摸起来很硬,又有痛感,说明有痰湿阻滞气血运行,造成了血瘀,那么这个时候,还可以加味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像是桃仁、红花,只要瘀散了,就能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脂肪瘤也能更快缩小。

以上的用药,就是针对肾阳不足型脂肪瘤最基础的治疗思路了,实际用药时,我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有针对性的去加味,整体的调理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了,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疑问,欢迎随时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