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高市早苗犯低级错误,帮我们解决了一个难题!中国可以名正言顺?

高市早苗刚当上日本首相没多久,就在2025年11月7日的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扔出一番话。她在回答在野党立宪民主党议

高市早苗刚当上日本首相没多久,就在2025年11月7日的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扔出一番话。她在回答在野党立宪民主党议员冈田克也的质询时,直接把台湾问题跟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绑在一起,说如果中国大陆对台湾动用武力,包括出动军舰,那日本自卫队就能行使集体自卫权。这话一出口,就把日本对台海的立场从过去那种含糊其辞的状态,硬拽到明面上的对抗位置上。本来中日关系就有点敏感,这下子等于直接撕破脸,让周边国家都看在眼里。

中国这边反应快得很,外交部在11月1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就站出来抗议。发言人林剑直指高市的言论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日关系基础,要求日本收回这话。紧接着,11月12日国台办也发声,强调谁也阻挡不了中国统一大业,对高市的说法表示强烈不满。两天后,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赴日旅行警示,提醒民众注意安全风险。教育部也跟进,发出留学日本的警示。这些举措一出,民间层面就开始动荡,很多中国游客直接取消了去日本的行程。

据报道,到11月18日,已经有大量访日行程被取消,涉及交通、住宿、餐饮和导游等环节。日本旅行社那边直呼痛心,说订单像雪崩一样没了。航空公司也受波及,中国多家航司宣布中日航线可以免费退改签,结果12条航线上的赴日航班干脆全部停飞。这不光是旅游业遭殃,日本的零售、餐饮和地接服务链条都跟着倒霉。原本中国游客是日本旅游经济的大头,2024年大陆访日游客数据就显示他们贡献不小,现在这一取消,直接让日本一些地方的酒店和小机场空荡荡的,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直线上升。 中国还暂停了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本来因为核污水问题已经停了好一阵,这次高市的言论一闹,更是雪上加霜。日本渔业出口到中国的份额不小,这下子渔民和相关企业得另找市场,转向本地销售或其他地方,但短期内损失实打实。民间交流活动也受影响,一些文化产品进口和活动被取消或推迟。比如中日之间的文艺演出和展览,本来计划好的现在都搁置了。这些反制措施层层叠加,让日本经济领域迅速感受到负面冲击。

日本政府一看事态严重,赶紧派人来解释。11月17日,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启程访华,第二天11月18日就在北京和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会面。金井在那次磋商中递交文件,说高市的言论存在误会,日本政府对台海和平稳定的立场没变。但中方不买账,刘劲松重申要求日本收回错误言论,否则中方会继续采取措施。会谈结束后,金井没向媒体表态,就这么离开了外交部大楼。

11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继续回应,说日方高官声称立场没变,但中方不接受这种解释,必须实际纠正错误。第二天11月20日,又一次记者会,毛宁强调高市的言论已经超出外交失仪范围,是对国际法准则的违背。日本那边,高市本人11月21日在国会或媒体上表示对台立场未变,但这没让中方罢休。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也针对高市的说法发声,批评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这场风波从高市发言开始,短短两周就闹得中日关系紧张升级。日本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高市的言论在保守派那里有点支持,但整体上让理性派加强了对她的围堵。自民党内会议上,有人批评这话说的时间不对,影响太大。民调显示,高市的支持率在部分群体上升,但经济压力让党内换人呼声隐隐出现。国际社会也关注到这事,中立国家像印尼那样,在外交渠道表达对日本右翼言行的警惕。欧洲媒体分析说,这会让日本在区域问题上的信任打折扣。

中国通过这些回应,维护了自身利益。外交抗议、经济反制和民间协同,形成一套组合拳。比方说,旅游警示一发,消费者自发取消行程,这比单纯的外交照会更有力。日本的对华经济依赖深,水产品进口一停,产业链就乱套。航空航班取消后,日本航空企业和机场运营直接受创。地方政府财政吃紧,一些温泉旅店和地方景点收入锐减,得喊救命调整预算。

高市的这番话,本质上把台湾问题和日本安保绑架在一起,违背了中日联合声明的精神。过去十年,中日摩擦不少,钓鱼岛、核污水、经济脱钩都上过台,但这次高市直接说成存亡危机,没国际法依据,也没联合国授权,更拉不上美国明确承诺。这等于给了中国一个合情合理的回应机会,不用背锅,就能有力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