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冬季开车=毁车?这7个被忽略的致命习惯,9成司机都在犯

寒风呼啸的冬季,你的爱车正经历着最严酷的考验。低温不仅让橡胶变硬、机油粘稠,更藏着无数“隐形杀手”——那些你习以为常的操

寒风呼啸的冬季,你的爱车正经历着最严酷的考验。低温不仅让橡胶变硬、机油粘稠,更藏着无数“隐形杀手”——那些你习以为常的操作,可能正在悄悄摧毁发动机、电池甚至底盘。今天兔兔就来扒一扒冬季用车最常见的7个误区,看看你中了几条?希望大家能够避免这些误区!

误区1:原地热车10分钟——发动机“慢性自杀”

“冬天必须原地热车!”这是多少老司机的口头禅?但你不知道的是,原地怠速热车超过30秒,就是在给发动机“喂毒药”。

低温下机油流动性差,确实需要短暂热车让机油泵送到位,但现代电喷车只需30秒到1分钟即可起步。长时间怠速会导致:

积碳暴增: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积碳,堵塞喷油嘴、气门;

油耗飙升:怠速油耗约为正常行驶的2倍,10分钟白烧半升油;

三元催化器受损:低温下未燃烧的燃油会附着在催化器表面,造成永久损坏。

正确做法:启动后观察转速表,待指针回落至1000转以下(约30秒),即可挂挡低速行驶(不超过40km/h),通过行驶让发动机均匀升温。

误区2:雪后不洗车——车身“锈穿”预警

大雪过后,看着银装素裹的爱车,你是不是觉得“反正马上又脏了,等天晴再洗”?大错特错! 雪不是“天然清洁剂”,而是隐藏的“腐蚀剂”。

雪水中溶解了大量融雪剂(氯化钠、氯化钙),这些盐分遇水会形成电解质溶液,直接腐蚀车漆、轮毂和底盘。尤其是车门缝隙、排气管等隐蔽部位,积水结冰后会加速金属氧化。曾有车主因雪后未洗车,3个月后发现底盘出现大面积锈蚀,维修费用高达5000元。

正确做法:雪停后24小时内务必洗车,重点冲洗底盘、轮拱和车门密封条。若条件有限,可用清水简单冲洗车身表面。

误区3:暖风开最大+车窗紧闭——车内变“毒气室”

“冬天开车不开暖风?那不如坐公交!”但你可能不知道,错误使用暖风比雾霾还伤身。

当车内温度升至25℃以上时,人体毛孔扩张,而车窗紧闭导致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升高(超过2000ppm就会头晕乏力)。更危险的是,空调滤芯若长期未换,会滋生霉菌、尘螨,随暖风吹出引发呼吸道疾病。去年某医院接诊的“冬季车内中毒”案例中,80%与长时间内循环开暖风有关。

正确做法:

启动后先开窗通风1-2分钟,排出车内浑浊空气;

温度设置在20-22℃,风速调至2-3档;

每30分钟切换一次外循环,或开启天窗留一条缝换气。

误区4:随意安装防滑链

说起防滑链,那可能我们用到的机会并不多,尤其是南方的车友们。

可是一旦冬季路面积雪后,防滑链就派上用场了,它能确保在冰雪路面开车更安全。

但是这里我要提醒的是,防滑链并不是随便安装的,它是有讲究的,这个一定要注意的。

正确做法: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自己的车是前驱还是后驱,因为防滑链需要安装在两个驱动轮上,而增加驱动轮的抓地力,是可以防止汽车打滑的。

另外,还要注意,不仅我们穿的内裤有尺寸,那防滑链也有尺寸的,要注意选择和车轮尺寸相匹配的防滑链。

误区5:停车不关空调——电瓶“提前退休”

“下车忘关空调了,明天再关吧?”这个看似无害的习惯,可能让你的电瓶寿命缩短一半。

空调压缩机由电瓶供电,熄火后若不关闭,下次启动时电瓶需同时带动压缩机和起动机,瞬间电流过大易导致极板硫化。尤其冬季电瓶本身储电能力下降(容量减少30%-50%),这种操作无异于“雪上加霜”。曾有车主连续一周忘关空调,最终电瓶彻底报废,更换费用800元。

正确做法:熄火前3分钟关闭AC键,保持风扇运转吹干蒸发箱水分,既能保护电瓶,还能避免空调异味。

误区6:车窗结冰用开水浇

冬季车窗结冰是常有的事情,特别是下雨或下雪之后,这个相信很多和轮谷一样的北方朋友,都是深有体会的。

遇到这种情况,你可千万不能脑子发热,二话不说直接端盆热水就往车窗上浇(此刻我想起了那个拿着板砖的歪嘴),虽然我知道你此时可能着急用车。

但如果你直接给车窗浇了开水,这样不仅容易造成车窗玻璃炸裂,而且会因为温度的骤然变化,使得车漆失去光泽。

正确做法:

如果有雪,我们先把雪扫落,如果雪下残留有冰,可以先启动车子,打开车上的暖风系统,然后再用温水擦车。

冲洗后,再打开车门,擦干水迹,防止门缝处残水结冰。

误区7:雨刮器冻住硬启动——电机“当场罢工”

早上发现雨刮器被冻在挡风玻璃上?“用力掰开再开!”恭喜你,成功解锁“雨刮器电机报废套餐”。

雨刮器电机功率仅30-50W,强行启动会导致齿轮卡死、线圈烧毁。曾有车主用开水浇雨刮器除冰,结果玻璃炸裂+电机烧毁,维修费超2000元。

正确做法:

发现雨刮器冻结时,先用除冰铲清除表面冰块;

启动车辆后打开暖风,对着前挡玻璃吹3-5分钟;

若雨刮器仍无法移动,切勿强行操作,联系救援处理。

冬季养车终极指南:记住这3点,省钱又省心

1. “慢”字诀:冷启动慢加速、热车慢行驶、转向慢打盘,给机械部件适应时间;

2. “查”字诀:每周检查胎压、电瓶电压(低于12V需充电)、防冻液冰点(-35℃以下为佳);

3. “备”字诀:车内常备应急包(搭电线、拖车绳、保温毯),雪天随车携带防滑链。

冬季用车没有“偏方”,只有科学养护。那些看似“省事”的操作,往往藏着高昂的代价。转发这篇文章给身边的车主,提醒他们避开这些“毁车陷阱”——毕竟,修车的钱省下来,过年回家给家人多买两箱好酒不香吗?

你在冬季用车中还遇到过哪些“坑”?欢迎在评论区分享避坑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