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的技术水平,9架F22或许可以击落一架不带无人僚机的歼20S,因为歼20S只有8枚导弹!但实际情况很可能是9架歼20S打一架F22,而且还带客二三十架无人僚机,这就是目前中美工业能力的真实情况! 美国的F22是十几年前的了,总共就生产了187架,从2011年之后就再也没造过新的。不是不想造,而是真的造不出来了,听说要重新开生产线得花150亿美元,还找不到当年的零件供应商,很多配套工厂要么倒闭了要么转行了。 而咱们的歼20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现在用的是“脉动生产线”,就像流水线上造汽车一样高效,每8天就能造出一架,一年下来能稳定生产100到120架,照这个速度,再过几年总数就能超过F22好几倍。 还有无人僚机,美国的F22想带无人机还处在试验阶段,飞行员得用平板电脑来控制,听起来就像用老年机指挥智能手机,特别费劲。他们计划未来部署100到150架忠诚僚机,但到现在还没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而咱们的歼20S早就有专门的后座飞行员负责指挥无人机,一架歼20S就能同时操控6架僚机,这些无人机航程能到3000公里,从北京飞海南岛打个来回都没问题,而且全身隐身,雷达很难发现,造价还只有有人战机的三分之一。 在俄乌冲突中,美国陆军用无人机投手榴弹还觉得挺先进,结果被全世界嘲笑,因为这种战术别人早就用烂了,而咱们的无人机群已经能形成“蜂群”战术,20架僚机带的弹药比歼20S自身的还多,相当于给战机装了好几倍的“子弹”。 这背后其实是两国工业能力的巨大差距。造无人机和先进战机离不开稀土材料,特别是无人机电机里用的钕铁硼磁材,每架无人机都得用10到20公斤。 咱们国家从稀土开采到加工成磁材全链条都有,宁波韵升、金力永磁这些企业能稳定供货,就像自家菜园种满了各种蔬菜,随时能摘来做菜。 而美国在这方面就麻烦多了,连F35战机都得用咱们的零部件,F22想找个替换零件都得靠3D打印,还得跑老远才能买到。 完整的产业链让咱们不仅能造得多,还能造得全,从有人战机到无人僚机形成配套,而美国就像攒电脑,零件来自世界各地,坏了一个就可能整机停摆。 在实际作战能力上,这种工业差距体现得更明显。F22虽然先进,但它的弹舱里只能装6枚中距导弹和2枚格斗导弹,总共8枚,打完了就只能返航。 而咱们的歼20S本身载弹量就更大,再加上每架带的二三十架无人僚机,有的负责侦察,有的携带弹药,形成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模拟演练显示,一架歼20S带三架僚机对抗F22编队,胜率能达到82%。 美国不是不想提升,但工业体系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他们的航空工业这些年工人流失严重,很多老技术工人退休了,年轻人又不愿意干,重新培训都得花好几年。而咱们不仅有充足的产业工人,还在不断升级制造工艺,从零件生产到整机组装都能自己搞定。 所以说,不是F22不够先进,而是美国的工业能力已经支撑不起大规模生产和升级了。而咱们的歼20S能批量生产,还能配上大量无人僚机,正是因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提供了强大支撑。 这种差距体现在生产线的速度上,体现在配套产业的完整性上,更体现在新战术的实现能力上。当一方还在为老装备修修补补时,另一方已经在批量生产新一代装备并形成体系作战能力,这就是当前中美工业能力在航空领域的真实写照。
沈飞是真的有点憋屈了,好不容易搞出了歼-35和歼-35A,结果没想到成飞又拿出了
【20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