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个战士在炸日军碉堡时,把炸药包放错了位置,引爆后日军碉堡完好无损,

历史故事收集者 2025-08-03 09:09:54

1941年,一个战士在炸日军碉堡时,把炸药包放错了位置,引爆后日军碉堡完好无损,副团长正要发火,却发现,日军的枪声停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的鲁中地区,日军为了巩固占领区,沿着交通要道修建了大量坚固的碉堡,这些三层高的混凝土工事可不是普通的建筑,内外两层混凝土中间还夹着三十厘米厚的碎石层,炮弹打上去就跟挠痒痒似的。

这种设计让八路军头疼不已,特别是泰安徐家楼据点,正好卡在根据地的咽喉位置,不拔掉这颗钉子,八路军的活动就要被掐住脖子。

山东纵队4支队2团的副团长王凤麟接到任务时,正蹲在战壕里啃着硬邦邦的玉米饼子。

这位从矿工成长起来的指挥员抹了把嘴边的饼渣,盯着地图上那个刺眼的红圈,徐家楼据点的设计图纸是他们用三条人命换来的。

碉堡四周五十米都是开阔地,机枪火力能覆盖整片区域,正面强攻等于送死。

战斗打响那天下着小雨,战士们猫着腰在泥地里匍匐前进,爆破手老李是矿上的爆破专家,他带着二十斤炸药包,像条泥鳅似的在弹坑间穿梭。

眼看离碉堡就剩三十米了,突然探照灯扫过来,机枪子弹追着他的脚跟打,老李一个翻滚躲进弹坑,却发现炸药包的导火索被雨水浸湿了半截。

这时候碉堡里的日军也发现了异常,掷弹筒的炮弹开始往弹坑附近砸,老李知道再拖下去大家都得交代在这儿,他咬牙掏出火柴,在湿漉漉的导火索上划了七八下才点燃。

可就在他奋力投出炸药包的瞬间,一发子弹擦过他手腕,炸药包歪歪斜斜地砸在了碉堡外墙的排水管上。

随着轰隆一声巨响,王凤麟在指挥所里猛地站起来。望远镜里碉堡外墙只崩掉块脸盆大的水泥皮,爆破点离预定位置差了整整三米。

他拳头砸在土墙上刚要骂娘,突然发现不对劲,日军机枪怎么哑火了?

原来那包歪打正着的炸药,把碉堡的排水系统和通风口炸了个稀烂,三层碉堡里顿时弥漫着硝烟和厕所反涌的臭水,日军被呛得眼泪鼻涕横流。

更绝的是炸塌的排水管正好堵住了地堡入口,里边的鬼子想冲出来就得在粪水里游泳。

王凤麟立刻改变战术,让神枪手专门盯着碉堡射击孔打, 只要哪个射击孔冒出换气的鬼子,马上就是一枪爆头。

熬到第二天中午,碉堡顶上终于颤巍巍伸出条白裤衩,三十多个熏成腊肉的日军投降时,有个曹长还在不停干呕。

这场战斗后来被编入八路军爆破教材,标题就叫"论排水系统的重要性",老李因祸得福立了功,不过每次喝酒被战友打趣"粪炸专家"时,他总要红着脸辩解:"那叫精准破坏后勤保障系统!"

而日军在鲁中再修碉堡时,总要给排水管加装铁栅栏,这倒给后来的爆破组添了不少麻烦。

徐家楼战斗看似偶然,其实藏着战场智慧,当正面强攻代价太大时,换个思路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往往能出奇制胜。

就像王凤麟战后说的:"鬼子把碉堡修得跟铁王八似的,可再硬的王八也得喘气不是?"

0 阅读:205
历史故事收集者

历史故事收集者

历史故事收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