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还钱!一个国家拖欠中国30年,把26架崭新的战斗机搁成废铁,最后不仅坑惨了自己,还成了全世界做生意的“反面教材”。这个国家正是曾经在非洲之角蹦跶得挺欢的索马里。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摩加迪沙的海风终于吹散了最后一堆歼-6战斗机的铁锈, 2025年7月,索马里政府清理完首都海滨大道上那些早已沦为废铁的军机残骸,这场跨越近半个世纪的债务纠纷,以债权国中国的沉默和债务国索马里的衰落,画上了荒诞的句号。
时间倒回1979年,东非火药桶索马里正处在战略溃败的至暗时刻,欧加登战争中被苏联断供武器,空军主力米格-21全军覆没,这个号称“非洲之角猛虎”的国家急需重建空中力量。
彼时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凭借性价比极高的歼-6战斗机(苏联米格-19仿制版)打入国际军贸市场。
双方一拍即合签下3310万美元合同,索马里支付1600万美元首付后,用4架苏-22作抵押带走26架崭新歼-6,剩余1710万美元约定5年分期付清。
历史档案显示,这批战机本该成为索马里对抗邻国的利剑,但1980年代该国陷入军阀混战,抵押的苏-22在战火中损毁,分期付款沦为泡影。
更讽刺的是,由于缺乏维护,26架歼-6尚未参战就因沙漠盐蚀陆续报废,最终变成摩加迪沙海岸线的“钢铁坟墓”。
2015年索马里政府曾提议用渔业资源抵债,但此时战机残骸的废铁价值已不足债务零头。
从国际法视角看,这桩烂尾交易堪称主权债务违约的经典案例,索马里既未像阿根廷那样通过债务重组解决问题,也没像希腊般接受债权人监督,而是选择彻底“躺平”。
其后果直接反映在近三十年国际信用评级上,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对索马里融资项目始终持规避态度,世界银行数据显示该国2023年外商直接投资仅2.7亿美元,不足邻国肯尼亚的1/20。
地缘政治学者指出,索马里的选择实属迫不得已, 1991年中央政府崩溃后,该国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直到2012年才重建脆弱政权。
但军售债务的阴影始终存在,2018年中国参与索马里港口建设时,英国《金融时报》发现合同条款特别注明“需第三方国际银行担保”。
这种不信任感甚至蔓延到其他领域,非洲开发银行报告显示,2020-2024年索马里获得的国际基建贷款平均利率比东非国家高出1.8个百分点。
站在现实利益角度,中国处理这笔坏账的方式耐人寻味, 与斯里兰卡债务危机中港口置换方案不同,中方既未追索抵押物残值,也未将债务问题政治化。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2024年发布的案例研究认为,这种克制既维护了中非合作大局,也避免了陷入“债务陷阱论”的话语漩涡。
毕竟对万亿规模的对非投资而言,1700万美元的损失尚不及肯尼亚蒙内铁路单日营收。
摩加迪沙海岸线消失的战机残骸,恰似当代国际关系的隐喻, 当新兴大国与传统弱国博弈时,经济契约往往比军事同盟更考验智慧。
那些被海风侵蚀的钢铁骨架,既警示着主权信用的珍贵,也记录着全球化浪潮中特殊的合作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