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2月22日,曾国藩胞弟曾国潢的曾孙女曾昭燏,在医院完成了检查后,告诉

曦月谈 2025-07-29 14:47:40

1964年12月22日,曾国藩胞弟曾国潢的曾孙女曾昭燏,在医院完成了检查后,告诉司机:“请开车送我去灵谷寺看看。”不久,汽车抵达灵谷寺,曾昭燏让司机在车里等她,随后她登上了南京灵谷寺,从66米高塔一跃而下,事后,人们在她的大衣口袋发现一张字条,上面留有短短8个字。

1909年湖南荷叶镇,晚清重臣曾国藩的曾侄孙女降生在万宜堂。

算命先生说她五行缺火,家里就起了“昭燏”这个带火的名字。

谁也没料到,这簇小火苗后来真烧成了考古界的明灯。

这姑娘五岁开蒙念书,在长沙艺芳女校遇上堂姐曾宝荪。

女校长对她说掏心窝子的话:“你要是嫁人,顶天伺候一大家子。不嫁人,能帮衬千千万万人。”

这句话像种子似的落在曾昭燏心坎里。

二十岁考进南京中央大学那会儿,满腹经纶的才女遇上恩师胡小石。

老教授看她写的诗文眼睛发亮,收在身边亲自调教。

为报师恩,曾昭燏每天雷打不动临十张字帖,寒暑不间断。

古文字像钥匙似的,给她打开了考古这扇大门。

1935年春天,两个哥哥凑钱送她登上去伦敦的船。

那时考古这行当,连壮小伙都嫌苦,她却铁了心要学洋人的本事回来挖自家宝贝。

在伦敦大学啃着硬面包做研究时,国内烽火连天。

毕业典礼那天全校披红挂彩,她关在宿舍给校务处写信:“文凭寄来就行,同胞在流血,我戴方帽子给谁看?”

大使胡适在伦敦讲演时说:“海外游子才懂,青山就是故国。”

这话让她连夜收拾了行李。

1938年秋船靠上海码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李济早等着她。

炮火追着文物跑,她和同事摸着黑给青铜器编册子,转移路上颠碎了好几件。

最险那次在云南苍山挖遗址,日本飞机贴着山头飞,探方里的陶片还带着热气。

当地白族老乡管他们叫“刨土先生”,后来考古报告里“苍河文化”那章,就是她趴在马灯底下熬出来的。

1948年冬南京城乱成一锅粥。

政府要把故宫宝贝运去台湾,曾昭燏带头拍桌子:“运走一件,就是中华民族的罪人!”

她和徐森玉几个老专家硬是把装箱的文物截下大半。

有回酒宴上别人打趣:“曾小姐几时请喝喜酒?”

她晃着茶杯笑答:“早嫁给博物院当新娘子喽。”

命运急转直下在1957年。

二哥曾昭抡被打成右派,连带曾家祖上都成了黑材料。

曾国藩的画像从祠堂摘下来那天,族老用拐棍戳着地骂:“早该烧了这汉奸胚子!”

曾昭燏蜷在书桌前写检讨,满纸“封建余毒”“反动血统”,写完了压在砚台底下。

半夜又摸出来烧掉,火苗映着墙上挂的考古探方图。

抑郁像藤蔓缠上她。

有回去灵谷寺散心,看塔的老僧递过签筒:“施主抽支平安签?”

她摆摆手,摸着冰凉的塔砖说:“这石头是南唐的,比签文灵验。”

1964年冬至那天,曾昭燏特意换了新棉袄。

在塔顶望见博物院灰蒙蒙的屋顶,她掏出苹果递给司机:“慢慢吃,别等我。”

转身就从九层飞鸟似的落下,衣兜里字条墨迹未干:“我的死,与司机无关。”

博物院库房里,她经手编目的三千件文物静静躺着。

有只商周青铜觚的标签上是娟秀小楷:“曾昭燏,1939年6月清点。”

标签边角卷着,像是常被人摩挲。

0 阅读:0
曦月谈

曦月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投稿请私信~ 十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