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一丝中国血统,但有100%的中国心!他是印尼富商,却坚称自己是中国人,无偿

月下影婆娑 2025-07-23 20:32:18

我没有一丝中国血统,但有100%的中国心!他是印尼富商,却坚称自己是中国人,无偿向中国捐款建校、医院和公共设施等超过4亿元,甚至在国庆节,将五星红旗升上美国上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提起熊德龙,人们想到的首先是个印尼富商,一个在中国捐建了不少学校医院的慈善家。 可对广东梅州的乡亲们来说,这个金发碧眼的异国友人,却是他们口中亲切的“客家儿子”。 他给嘉应大学盖了一座宏伟的会堂,也为梅州的基础设施出了不少力,让更多的孩子能上学。 熊德龙刚出生就成了孤儿,父亲早逝,母亲生他时也因难产离世,还是个婴儿的他,就被扔在了孤儿院门口。 在孤儿院的日子很苦,他吃不饱饭,甚至要上街乞讨,谁知,大约两个月大时,一对来自中国梅州的夫妇,熊如淡和黄凤娇,在印尼遇见了他。 或许是这孩子机灵的大眼睛打动了他们,夫妇俩办妥手续,正式收养了这个异国弃婴。 刚到新家,小熊德龙对这对陌生的养父母充满了恐惧和抗拒,可熊家夫妇没有丝毫气馁,而是用最朴实的善意和耐心,一点点温暖他。 他们给他取了个中国名字,熊德龙,用中国人的方式教养他,家里条件不算好,熊德龙的记忆里,总有自己坐在养母三轮车后座,跟着她去做工的画面,路过小摊时,养母总会省下钱给他买一块米糖。 养父母不仅教他说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他们告诉他,要学会知恩图报。 有一次为了能回中国过年,养母红着眼眶卖掉了陪嫁的手镯,年幼的熊德龙不理解,母亲只是温柔地解释,这就是对家乡的感情,希望他能记住。 从那一刻起,回报中国的念头,就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扎了根,他慢慢明白,自己的血管里虽然没有中国血液,但他的心,早就是一颗中国心。 后来,熊德龙凭借自己的头脑和努力,创立了公司,产业也越做越大,遍布烟酒、房地产等多个领域,成了国际知名的企业家。 功成名就后,他带着养父母的遗愿,回到了他们日夜牵挂的土地,1987年,熊德龙第一次踏上梅州,亲眼看到了客家人的淳朴和热情。 他去了雁南飞茶园体验采茶,也专程拜访了叶剑英元帅的故居,在将军府邸前深深鞠了一躬。 在和嘉应大学校长见面时,他直截了当地直言,他这次来,不只是看看风景,更是要为“家乡”的建设出份力。 除了出钱,熊德龙更是出力,他担任中印友好交流大使,创办媒体,把《中国日报》编译成外文版在海外发行,向世界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 每年中国节庆,他都带头在海外华侨社区隆重庆祝,有一次在美国谈生意,他坚持要在当地升起五星红旗,即便这惹恼了美方,甚至让自己的生意吃了亏,他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当媒体问他,一个印尼商人,为何要为中国做这么多熊德龙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他是中国孩子。 血统决定出身,可人心才决定归属,熊德龙的故事恰恰说明,一个人最终的身份认同,不是写在基因里,而是刻在心上。 他用一生践行了养父母教给他的四个字:知恩图报,也让众人看到了,超越血缘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究竟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

0 阅读:49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9

用户10xxx29

1
2025-07-23 23:00

为印尼熊德龙富商点赞,为100%的中国心点赞

月下影婆娑

月下影婆娑

月下影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