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主席出访苏联时,罕见地向厨师提出了一个“苛刻”的要求:“不吃死鱼”,

风城春史呀 2025-04-27 14:14:52

1949年毛主席出访苏联时,罕见地向厨师提出了一个“苛刻”的要求:“不吃死鱼”,还表示如果苏联人送来死鱼,就让厨师丢出去。 一向随和节俭的毛主席为何在吃食的问题上突然如此苛刻?不吃“死鱼”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隐情呢?

1949年1月,毛主席派遣诗哲等人前往石家庄附近的机场,迎接苏联政治局委员米高扬。

在众人顺利把米高扬送到毛主席在西柏坡居住的院子时,米高扬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嫌弃院子的简陋,称这里根本就不像一个领袖住的地方。

对于米高扬的嫌弃,周总理并没放在心上,反而笑着告诉他,毛主席就是在这个院子里指挥了三大战役,而且以后还要在这里指挥全中国的解放战争。

随后,毛主席也主动与米高扬握手寒暄,并对其及苏联表示欢迎。

为了迎接米高扬,我军战士早早就上山摘菜,下河捕鱼,毛主席还特意托人从山西带来了陈年的汾酒,以便招待米高扬。

可米高扬似乎并不领情,当毛主席邀请他尝尝一道鱼时,他却突然问道:“这鱼是活的吗?”

还解释道,他们苏联人从不吃死鱼。这句话让在场的领导人都有些生气,彼时的抗战环境十分艰苦,但是为了迎接米高扬,战士们早上才专门从结了冰的河里把鱼给捞上来,接着又辛辛苦苦做成了菜,结果他竟然这么问。

见气氛有些微妙,朱德道:“早上把这鱼捞上来的时候当然是活的。”

米高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无礼,又紧跟着追问道:“拿回来之后呢?”

刘少奇有些不高兴了,道:“鱼捞上来之后没一会儿就会死的。”

米高扬不依不饶:“我们苏联人从不吃死鱼!”

话都说到这里了,气氛自然也降到了冰点。但毛主席还是颇有风度地表示,米高扬不吃死鱼,可以尝尝酒。

作为酷爱喝酒的苏联人,米高扬只喝了一口,便尝出了汾酒的好,并发自内心地进行了称赞。

毛主席看准时机,简单向米高扬介绍了我国酒的历史,并反问米高扬,苏联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吃活鱼还是死鱼。

听到这句话,米高扬一脸尴尬,但很显然,毛并不想就此绕过这个话题,因此在米高扬岔开话题,称赞毛主席的伟大后,主席再次开口道,“但我有一个缺点”。

米高扬自然不解,追问是什么缺点。

毛主席哈哈一笑:“我吃死鱼啊。”

一句话臊得米高扬满脸通红,只能通过敬酒来掩饰尴尬。

喝了几杯酒之后,米高扬大概是想找回些面子,提议跟众人拼酒。

众所周知,苏联人特别能喝酒,而我们在座的几位领导人为了革命日夜操劳,身体都不是很好,喝不了太多酒。

几杯酒下去,米高扬占了上风,又变得得意了起来,还扬言:“中国人在酒场上不敌苏联人。”

听到这句话,毛主席不乐意了。他灵机一动,提议米高扬跟自己比吃辣椒。

米高扬立马“应战”,但只吃了一颗,就被辣得痛哭流涕,而毛主席却依旧云淡风轻。

虽然我国面对米高扬的挑衅赢回了面子,但“不吃死鱼”这件事,还是深深烙在了毛主席的心底。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二天,斯大林就发来贺电,宣布与中国建交,随后又邀请毛主席访苏。

这是毛主席第一次出国访问,而且是访问好友苏联,再加上不久之后就是斯大林的生日,因此对此次出访十分重视。

毛主席不但差人准备了许多苏联缺少的蔬菜水果,还给他们带去了我国的瓷器和茶叶,以表示我国的友好。

可当火车穿过严冬,驶到寒冷的莫斯科时,毛主席却被眼前的景象弄得有些不愉快。

只见偌大的莫斯科火车站空空如也,迎接毛主席的人员只有几位政府官员,连个像模像样的欢迎仪式都没有。

不过毛主席也并未多说什么,发表了演讲后便去了克里姆林宫。毛主席此行是为了与苏联重新签订中苏条约,废除国民党之前与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可斯大林却一推再推,闭口不谈此事。在苏联居住了几天之后,毛主席突然在一天的菜谱上看到了鱼,便嘱托厨师,如果苏联人送来死鱼,就直接丢掉。

厨师照做后,苏联人十分尴尬,又赶紧捞了条活鱼过来。鱼的问题解决了,可条约问题还没解决。

毛主席默默等待了几天,最终发了火,苏联这才同意与我国重新签订中苏条约。

一条鱼并不算大问题,但如果放在国际上,它就成为了国家形象和态度的问题。

正是因为有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和强硬坚持,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才如此稳固,我国的话语权才一直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风城春史呀

风城春史呀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