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然气
特朗普万万想不到,如今的美国不仅拿捏不了中国,甚至就连他势在必得的两个国家都快拿
特朗普万万想不到,如今的美国不仅拿捏不了中国,甚至就连他势在必得的两个国家都快拿捏不了了!特朗普当年总觉得美国一出手,就能让全世界听话,可如今呢?美国想卡中国脖子,结果中国越卡越强;想让日韩当铁杆小弟,结果这两个国家也开始自己算自己的小账了。这事儿发展到今天,越来越有看头,美国还能继续当老大多久?美国从特朗普时代就开始对中国下狠手,贸易战打得轰轰烈烈,后来又搞芯片管制,拉着一帮国家想断中国高端技术供应,还推动供应链搬家,目的就是把中国死死摁在产业链低端位置。那些年,美国出台一大堆出口禁令,限制先进设备流向中国,以为这样就能让中国发展慢下来。事实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越做越大,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就大幅领先全球,许多车型靠着可靠质量和合适价格,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华为手机用上国产先进芯片,网络速度一点不落后,专利授权也让国外企业每年交不少钱。中国光刻设备研发稳步推进,已能支持成熟工艺生产,满足国内大量工厂需求,包括外资企业正常运转。这些成绩摆在那,美国的围堵非但没挡住中国脚步,反而让中国自主能力更强了。日本是能源进口大国,天然气基本靠外面供应。2025年10月28日,日美首脑会谈上,高市早苗直接告诉特朗普,日本现在没法完全停掉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因为俄罗斯天然气主要来自萨哈林2号项目,日本企业深度参与,占进口总量8%以上,关系到全国电力和工业稳定。美国天然气价格高出一大截,日本企业根本吃不消。日本经济2024年实际GDP只增长0.1%,复苏本来就费劲,再涨能源成本那就更难了。高市早苗说明继续采购的必要性,就是把本国利益放第一位。韩国经济靠出口吃饭,中国是它头号贸易伙伴。2025年6月李在明当选总统后,公开强调务实外交,韩美同盟固然重要,但也要从国家利益出发处理周边关系。中国市场太大,韩国企业在华投资建厂,三星西安工厂生产大量存储芯片,供应全球链条,包括美国品牌产品。要是真听美国的话限制对华出口,企业利润大受影响,下游产品价格也会跟着涨。韩国政府清楚得很,不会为了别人战略把自己经济搞砸。这些年,美国想让日韩完全站队,结果两国都开始灵活调整,优先保自家饭碗。大国之间拼的是实力和利益,美国总想让别人为它买单,却不管别人能不能扛得住,时间一长,盟友自然不愿意再当冤大头。中国坚持互利合作,经济科技一步步往前走,给周边国家带来实实在在机会。日本韩国选择维护能源和贸易稳定,就是最现实的算盘。这也让俄罗斯东部方向压力减轻,能更好集中力量应对其他挑战。美国那种单边霸道做法,越来越不灵了。国际上,大家都看在眼里,利益才是硬道理,多极化格局越来越明显。中国会继续走和平发展路子,同各国一起推动公平合作,让世界更平衡、更繁荣。
一旦美、中、俄之一率先掌握核聚变可控技术,后果会有多可怕?就这么说吧,谁要是真掌
一旦美、中、俄之一率先掌握核聚变可控技术,后果会有多可怕?就这么说吧,谁要是真掌握了,绝对是下一个世界霸主,别人还无法赶超的那种。核聚变可控技术可不是实验室里的小打小闹,它是能改写人类文明规则的“终极黑科技”。简单说,这技术能像太阳一样,用氢的同位素在可控环境下持续释放能量,原料是海水里的氘和氚,1升海水提炼的原料能顶300升汽油,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关键的是,它没有核废料污染,也没有核泄漏风险,一旦成熟应用,人类就彻底跳出了能源短缺的魔咒。谁先攥住这张底牌,首先掀翻的就是全球能源格局。现在的世界强国,多少都被能源卡着脖子。欧洲为了天然气跟俄罗斯闹得不可开交,美国在中东折腾几十年,核心还是为了石油霸权,中国每年花几千亿美元进口石油天然气,能源安全始终是悬在头顶的利剑。可要是某国率先搞定可控核聚变,这一切都得归零。举组实在数据,当前全球年发电量大概28万亿千瓦时,一座100万千瓦的核聚变电站,一年能发电80亿千瓦时,只需要几十吨海水当原料。要是建成100座这样的电站,就能满足全球1/3的用电需求,而且成本低到忽略不计。到时候,掌握技术的国家会成为全球能源出口国,不是卖石油天然气,而是通过特高压电网、氢能储运等方式,把清洁廉价的电能输送到全世界。这还不是最狠的,能源革命会直接引发工业革命。现在高耗能产业比如电解铝、芯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都得看能源价格脸色。一旦电费降到现在的十分之一,这些产业会疯狂向技术拥有国聚集。就像当年工业革命时工厂都围着煤田转,未来全球的高端制造都会围着核聚变电站布局。拿芯片产业举例,一台高端光刻机运行一天的电费就得几十万,要是能源成本大幅下降,技术拥有国的芯片制造成本能直接降30%以上。军事领域的变革更让人震撼。现代战争早就不是拼人数,而是拼能源支撑的装备水平。航母编队一次出海,光燃油消耗就得几千万美元,核潜艇每隔几年就得换一次核燃料。可要是装上小型化的核聚变反应堆,航母能实现无限续航,战斗机不用挂油箱就能全球部署,甚至连导弹都能用上更先进的推进系统,射程和精度直接翻倍。全球经济秩序也会被重新改写。现在的美元霸权,本质上是石油美元体系撑起来的,各国买石油必须用美元结算,这才让美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可要是核聚变让石油变成普通化工原料,石油美元体系会直接瓦解。掌握技术的国家,会凭借廉价的能源和高端制造,成为全球经济的中心,其货币也会成为新的国际结算货币,原来的金融规则会被彻底颠覆。有人可能会说,其他国家不会跟风研发吗?但核聚变技术的门槛,可比现在的芯片、光刻机高得多。它需要材料科学、等离子体物理、精密制造等多个领域的顶尖技术突破,而且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美国、中国、俄罗斯现在都在推进相关项目,比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可即使是这样的国际合作项目,也只是处于实验阶段,距离商业化应用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一旦有国家率先突破,形成技术壁垒后,其他国家想赶超几乎不可能。说到底,核聚变可控技术就是下一个“世界霸主”的入场券。谁能率先拿下,谁就能掌握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主动权,这种优势是其他国家无法通过常规手段赶超的。现在美、中、俄都在这条赛道上全力冲刺,这场技术竞赛的结果,注定会改变世界格局的走向。
巴基斯坦将建造人工岛,推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
据美国彭博社当地时间19日报道,巴基斯坦国有能源公司巴基斯坦石油公司将建造人工岛,以加大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力度。图为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关键油气设施中的一个人工岛。图源:“Upstream”网站 报道称,巴基斯坦石油公司...
塞浦路斯总统称欧洲或于 2027 年用上塞浦路斯天然气
塞浦路斯总统于周三表示,在塞浦路斯近海海域已探明的约20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中,部分天然气最快或于2027年进入欧洲市场。目前欧洲正寻求更多途径,以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塞浦路斯总统尼科斯・赫里斯托祖利季斯...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三厂吹响天然气保供“冲锋号”
中国发展网讯11月初以来,千里气区处处跃动着迎冬保供的奋进身影—新井投产现场繁忙有序,采气与地质工艺所灯光长明,巡井车在荒漠道路上颠簸前行…面对日益紧迫的保供任务,采气三厂各条战线迎寒而上,吹响天然气保供“冲锋号...
天然气价格创乌克兰冲突以来新高
受寒冷天气来临及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创纪录增长推动,美国天然气价格升至2022年俄乌冲突引发能源市场震荡以来的最高水平。...能源情报署预计,燃气取暖家庭今冬账单约为640美元,与去年相近,但具体成本仍取决于气温波动。...
英国将禁止英企为俄液化天然气出口提供海运相关服务,此前已对俄两大石油公司实施制裁
11月12日,据新华社消息:英国外交大臣库珀11日宣布,英国计划自2026年起分阶段禁止本国企业为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出口提供航运和保险等服务,以进一步限制俄能源出口。根据英国媒体报道,库珀在启程前往加拿大出席七国集团外长...
南海底下藏着数不清的石油和天然气,这些黑金色的宝藏静静地躺在海底,就像个巨大的聚
南海底下藏着数不清的石油和天然气,这些黑金色的宝藏静静地躺在海底,就像个巨大的聚宝盆。可奇怪的是,明明是我们自己家的宝贝,咱们中国却迟迟没有动手开采,反而眼睁睁看着邻居越南在那里热火朝天地挖油采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越南那边早就不是小打小闹了。去年他们拉上了印度公司,在咱们九段线里头搞联合勘探。这事儿挺膈应人的,明明是我们的地盘,别人倒先动起手来。越南自己的油气集团都快成摇钱树了,光去年就靠南海油汽赚了上百亿美元,愣是从一个缺油国变成了出口大户。咱们的海上钻井平台技术真不差。去年“深海一号”在陵水17-2气田投产,每天能供气三千万立方米,钻探深度直奔万米级。可为啥在争议海域总是收着劲儿?看看前几年981平台在西沙那场对峙就懂了——越南直接出动渔船围堵,海上差点擦枪走火。现在南海每天过路的商船能绕地球三圈,货值顶得上某些国家全年GDP。真要因为采油闹腾起来,商船改道绕行,光是运费暴涨就能让全球贸易抖三抖。这道理就像小区门口修路,虽然自家院子能多停辆车,但整条街堵死了谁都别想出门。深海采油成本也是个现实问题。渤海的油田抽一桶油成本30美元,南海深海油田没60美元下不来。最近国际油价坐过山车,谁敢保证投几百亿下去不亏本?反观越南采的浅海油田,成本不到咱们一半,难怪人家敢放手干。黄岩岛那边的珊瑚礁群美得跟画似的,去年科考队还发现新物种。要是油井漏油,这些宝贝瞬间就没了。墨西哥湾事故过去十多年,现在还能看到油污痕迹,这种代价咱真付不起。不过最近有个新变化挺有意思。中国和东盟刚敲定南海行为准则框架,明年可能要签正式协议。这就好比合租公寓终于立了住户公约,以后谁想在公共区域动土,都得按规矩来。等这套规则落地,咱们再开采就有理有据了。有人说中国太能忍,其实这是老棋手的定力。你看现在我们在万安滩附近的地震勘探船,每次作业都带着海警船护航,既展示了存在感,又没越过红线。这种步步为营的节奏,比硬碰硬高明多了。等着吧,等咱们把深海钻探技术再突破一把,等国际能源格局变天,等南海规则真正落地。到时候这些海底宝藏,迟早会顺着中国的管道输往全国各地。好饭不怕晚,对吧?大家觉得呢?是稳扎稳打更重要,还是该早点动手抢资源?
湖南省今冬天然气供应有保障
从11月7日召开的2025—2026年供暖季天然气保供应急演练会获悉,今年供暖季湖南省天然气供需总体平衡,供应有保障。上年采暖季,湖南省天然气累计供应2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3%,最大日供气量2267万立方米(2月9日)、较上年日...
11月以来累计外输天然气超1亿立方米
本报讯(记者万红摄影赵建伟)随着供热期即将到来,昨天记者从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津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天津LNG接收站)了解到,11月8日至10日,中国石化天津LNG接收站成功完成“中能福石”号与...
杰瑞股份:全球天然气需求扩张,公司业务订单增长有望突破
从2024年到2028年,全球天然气工程投资预计复合增长率超10%,天然气装备需求有望持续扩张,特别是到2028年1月1日,欧盟现有的俄罗斯天然气长期合同终止,将从美国、卡塔尔、中东、北非等进口更多天然气,请问作为天然气设备...
弘昌燃气固始公司:天然气门站值班员的一天
弘昌燃气固始天然气门站作为管道天然气从长输管线进入固始燃气管网的“第一站”,是守护千万家庭用气安全的重要关卡。早晨6:30,门站员工梅传龙和同事认真做好换班交接工作。交班的第一要务是“全面问诊”。梅传龙手持巡检仪,...
油气ETF(159697)涨近1%,采暖季来临天然气需求增加
截至2025年11月6日13:19,国证石油天然气指数(399439)强势上涨1.01%,成分股杰瑞股份(002353)上涨4.70%,水发燃气(603318)上涨4.12%,佛燃能源(002911)上涨2.70%,新天然气(603393),和顺石油(603353)等个股跟涨。油气ETF...
迎战用气高峰:大庆油田多措并举,筑牢冬季天然气保供“生命线”
作为关系社会稳定与民生冷暖的“生命线”,冬季天然气保供工作历来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中之重。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此前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强调要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
包头市召开管道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及主城区管道天然气配气价格听证会
燃气公司有关负责人陈述了管道天然气的运营状况。随后,各听证代表踊跃发言,对管道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及主城区管道天然气配气价格听证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充分发表了意见。听证代表认为,为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
FXGT:天然气出口推动能源成本上升
11月3日,自2024年4月以来,美国天然气价格图表显示出明显的上行趋势,这可能预示着美国能源消费者未来的支出将继续增加。FXGT认为,这一趋势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创纪录的美国天然气正以液化天然气(LNG)形式大量出口海外,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