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匈奴
唐灭高丽与汉击匈奴战略对比解析:速战速决VS持久战,中原王朝的边疆博弈智慧
汉击匈奴的“闪电突袭”与唐灭高丽的“持久合围”,是中原王朝对付边疆政权的两大经典范式。前者靠70年蓄力后的雷霆一击,打出“封狼居胥”的传奇;后者凭数十年稳扎稳打,彻底瓦解东北强敌。两种模式没有绝对优劣,却精准适配...
汉击匈奴:70年卧薪尝胆,从白登山之辱到封狼居胥,大汉凭什么横扫草原?
公元前200年,平城白登山的寒风中,汉高祖刘邦率领的32万步兵被冒顿单于的40万匈奴铁骑团团围困。七天七夜,汉军粮草断绝,只能靠陈平的“秘计”才侥幸脱险。这一战,成了大汉开国最屈辱的印记—此时的汉朝,连皇帝的马车都凑...
匈奴人写的中国史,让汉族脸红!这个外族皇帝,改姓说汉话娶汉女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无数帝王在高喊改革口号。但真到需要“自断根本”的时候,多数人选择了观望、妥协,甚至倒退。例外总有一个,那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一个 鲜卑出身的胡人,却做了一件让当时所有汉族士大夫都瞠目结舌...
汉武帝刘彻:北击匈奴,开辟丝绸之路,独尊儒术!
他在位的 54 年间,通过北击匈奴、开辟丝绸之路、独尊儒术等一系列举措,奠定了汉朝的强盛基础,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围绕这三个核心主题,还原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与历史贡献。第一章:少年天子与独尊儒术 登基背景 ...
被匈奴囚禁10年,张骞为何还能走通西域?
他刚听完汉武帝的嘱托,“通月氏,断匈奴右臂”这六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在心里。身后传来妻子的低泣,他回头时,只看见她把刚做好的棉鞋往包袱里塞,指腹蹭过鞋帮上绣歪的祥云—那是她熬了三个夜晚的活计,针脚里全是没说出口...
真正解决了匈奴之患的人,其实并非卫青和霍去病,而是另一位将军
一提起汉朝打匈奴,谁不是先想到卫青、霍去病?一个七战七捷收复河朔,一个封狼居胥饮马瀚海,那“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的战绩,听着就提气。可你知道吗?这两位战神打完仗后,匈奴压根没彻底老实,反倒在几十年后卷土重来,...
《匈奴的干粮》再现匈奴崛起的微观史诗丨新书
2025年9月,作家王族的最新长篇历史小说《匈奴的干粮》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以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中关于冒顿单于的简短记录,以及匈奴早期历史为背景构思、创作完成,写成了一部具有冲击力的草原绝唱。头曼是...
东汉的一位名将,击败匈奴,使西域诸国重新归附!
汉明帝在位时,天下安定,于是他想要效仿汉武帝的事迹,恢复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西击北匈奴。永平十五年(72年),谒者仆射耿秉屡次请求进攻北匈奴。汉明帝这个时候想到了窦固,因为窦固曾在河西跟随过伯父窦融,熟悉边疆事务,...
长平之殇后的逆袭:赵国凭何再战强秦与匈奴?
当匈奴单于亲率大军入侵时,李牧佯装败退,引诱匈奴军队深入赵国境内。随后,他指挥预先埋伏好的赵军,从两翼突然出击,将匈奴军队包围。这一战,李牧大获全胜,一举歼灭匈奴十万骑兵,使匈奴元气大伤,此后十多年不敢再侵犯...
匈奴,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
匈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能忽略的族群。曾经,对中国人而言,他们是敌人,是对手,更是中华男儿的星辰大海。霍去病说,“匈奴不灭,无以家为”;陈汤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匈奴,出现于战国,消失于南北朝。司马迁在...
李广:雁门关前镇匈奴的“飞将”一生未封侯,却成千年戍边精神的图腾!
有一年,匈奴大举入侵右北平,李广率百余名骑兵追击匈奴射雕者,却误入匈奴主力营地。手下将士吓得面无人色,劝他弃马奔逃,他却勒住缰绳,笑道:“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
蒙古发现世界最大匈奴墓葬
考古学家正在发掘一座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匈奴贵族墓葬,学界推测其墓主人极可能是一位匈奴单于。本文由洛阳市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刘斌先生编译,蒙刘斌先生慨允,授权刊发。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本文已开启快捷...
汉武帝打匈奴44年,他在位54年,也就是说汉武帝时期只有10年没打仗,这44年汉
汉武帝打匈奴44年,他在位54年,也就是说汉武帝时期只有10年没打仗,这44年汉武帝不仅把文景两朝的财富挥霍一空,还让大汉的财政差点崩溃!百姓困苦不堪!汉武帝干的事和后来的杨广差不多,幸运的是汉武帝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
汉武帝时期与匈奴的征战如何影响国运
公元前133年,马邑城外的密林中,30万汉军将士屏住呼吸盯着远处的匈奴骑兵。他们已经在这里埋伏了三天,只等匈奴大单于率领的10万大军进入包围圈,就能一举洗刷汉初以来对匈奴的屈辱。可就在匈奴先锋离陷阱只剩十里时,一个...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丨班超出使西域,夜袭匈奴使团
为今之计,只有趁夜用火攻击匈奴使团,让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如此匈奴人必然震惊害怕,我们便可趁机将他们全部消灭。只要消灭了他们,鄯善王就会吓破肝胆,我们大功就告成了。听了班超的计划,有将士认为擅自攻打他国使团...
西汉张骞「被匈奴抓了2次」?第一次抓10年,第二次抓1年
为首的青年郎官张骞,手里攥着汉武帝亲手交给他的符节,身后跟着匈奴向导堂邑父,目的地是远在西域的大月氏。谁也没想到,这趟看似简单的“外交任务”,会让他先后两次落入匈奴人手中,前前后后耗去11年光阴—更没人预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