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东风-17
什么叫工业死刑?中日一旦开战,很多人还在拿着二战的旧剧本,幻想什么舰队决战。错!
什么叫工业死刑?中日一旦开战,很多人还在拿着二战的旧剧本,幻想什么舰队决战。错!现代战争的逻辑早已被火箭军的射程彻底改写。日本列岛狭长,战略纵深几乎为零,全境都在东风快递的火力覆盖半径之内。(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所谓工业死刑,就是把支撑对手打仗的工厂、能源、交通全敲碎,让他们想造炮弹没机床,想运物资没港口,想调兵力没电力,从工业国直接打回“手工业时代”。现代战争的逻辑,早不是“谁的船多炮大”,是“我的导弹能不能够到你,够到了能不能砸准”。那些幻想舰队决战的,怕是忘了日本列岛最致命的短板,从头到尾宽不过300公里,最长的本州岛也才1300公里,这种“面条式”的地形,连躲导弹的地方都没有。而我们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用的是钱学森弹道,在大气层边缘“打水漂”,速度飙到10马赫,日本那点“宙斯盾”“爱国者”反导系统,连它的轨迹都算不准,更别说拦截了。它2500公里的射程,从中国东南沿海发射,覆盖日本全境跟玩似的,今年9月3日的阅兵式上,这型导弹跟着鹰击-21、东风-26D一起亮相,就是明着告诉世界,咱的“快递”不仅快,还能精准投送。还有号称“航母杀手”的东风-21D,日本那4艘准航母刚出港,怕是就被锁定了,055大驱上的鹰击-21更狠,1000公里射程,一发就能击沉10万吨级舰船,八发就能送航母喂鱼。这种情况下,日本舰队敢出海,就是移动的靶船,光有导弹够狠还不够,得戳中对方的死穴,日本的工业命门,早就暴露在了东风的火力网里。日本经济产业省自己都承认,五大核心工业区承载了全国90%以上的工业产值,全挤在太平洋沿岸5公里范围内,东京湾、大阪湾、名古屋这三角地带,简直是“工业集中营”。东京湾沿岸聚着丰田、本田的研发中心,横滨港年吞吐量超3亿吨,是工业运输的大动脉;大阪湾的阪神工业区,3.2万家零部件供应商撑起全球最完整的机械制造链,机床产量占全球四分之一。九州北部的熊本县,藏着全球最先进的12英寸晶圆厂,占了日本60%的芯片产能。这些地方看着是日本制造的骄傲,其实是一戳就破的泡沫,东风-17的精度能做到落点距离目标只有几米,2017年试射时就精准命中新疆靶场的模拟目标,要是对着东京湾的丰田工厂、九州的晶圆厂来几发,日本的汽车产业、半导体产业直接停摆。更要命的是,这些工业区全靠港口和电网撑着,横滨港的集装箱码头、大阪的火力发电站,都是优先级最高的打击目标,一旦被摧毁,原材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机器没电力,再牛的“日本制造”也得歇菜。日本那套“反导防御网”的鬼话,其实就是纸糊的盾牌,日本陆上自卫队也就200枚爱国者PAC-3导弹,射程才20公里,只能等导弹快落地时才敢出手,面对东风-17这种能变轨的“打水漂”弹头,拦截成功率连30%都不到,跟蒙眼子弹没区别。没有美国撑腰,日本的反导系统就是摆设,东风导弹的饱和攻击一来,所谓的“防御网”瞬间就能被撕开大口子。而且“工业死刑”不仅要砸烂工厂,还要切断他们的“续命线”,日本是资源匮乏国,石油、铁矿石全靠进口,横滨、神户这些港口一被封锁,能源和原材料就断了供。他们的电网也脆弱,关西电力的主力发电站全在沿海,一旦被打击,大阪、京都这些工业重镇直接陷入黑暗。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时,福岛核泄漏就让日本工业停摆了半个月,现在要是换成东风导弹的精准打击,后果只会更严重。现在中国的歼-35A性能全面碾压日本的F-35,隐身性能更优,作战半径多190公里,携带的霹雳-15导弹射程比日本的AIM120远40公里,制空权一到手,日本的救援飞机、运输车辆根本不敢动,受损的工厂和港口连修的机会都没有。这种情况下,日本别说组织反击,能不能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都成问题。那些拿二战剧本说事的,怕是忘了时代变了,战争的形态早从“面对面”变成了“点对面”。二战时日本靠舰队横行太平洋,现在东风导弹的射程直接改写了战场规则,他们的舰队连出港的机会都没有;那时日本靠工业产能支撑战争,现在他们的工业集群全在咱的打击范围内。我们的喊话不是威胁,是基于实力的警告,高市早苗要是真敢赌上日本的国运,火箭军的东风快递就会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工业死刑”。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中国东风27威力太大了,日本反导网根本拦不住,美国也头疼的很
咱们的东风-17算是开了个好头,用滑翔载具改变了导弹的轨迹,还能让他在大气层内灵活机动,而且这招已经在中短距离上都证明过了,但要想把它用到更远距离的导弹上,就需要更大的发动机和更结实的结构,还有更靠谱的导航系统,...
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
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厉害,像东风-17导弹、055大驱这些,性能指标确实比美国同类型武器还要猛。一枚导弹在天边划出火光,速度快得让人喘不过气,它瞄准的不是靶场,而是可能改变海空格局的要害。俄罗斯专家直言,中国这些新家伙事儿硬是超了美方不少,可实战这关,总觉得差口气儿。这话听着扎心,却点醒了我们的军工路子:数据亮眼,经验得跟上。东风-17和055大驱的崛起,正拉开一场技术与考验的拉锯战,结局会怎样?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防科技一步步夯实基础,从上世纪末的跟跑到如今的并跑,靠的是自主创新和系统投入。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2019年10月1日国庆阅兵首秀,射程1800到2500公里,速度超5马赫,机动轨迹像水漂石子一样变幻,精度控制在米级。这玩意儿不是纸上谈兵,背后是空气动力和制导技术的硬功夫,早从2014年就开始试飞,风洞里反复推演路径,确保高空滑翔稳如泰山。相比美方的高超音速项目,东风-17已批量列装,测试次数是人家的20倍,射程和机动性都占先机。055型驱逐舰也牛气,2014年定型,首舰南昌号2020年1月12日入列,排水量1.3万吨,112个垂直发射单元,火力覆盖防空反舰全领域,双波段雷达探测超数百公里,燃气轮机总功率112兆瓦,续航5000海里以上。江南厂和大连船厂流水线忙活,短短几年8艘下水,编队护航远洋。美阿利·伯克级FlightIII排水量9800吨,96个发射单元,雷达虽先进,但体量和集成度稍逊一筹。2024年,055参与南海巡航,验证多目标追踪,鹰击-18导弹射程290海里,远超对手。国家战略需求驱动下,科研院所和企业联手攻关,东风-17的卫星惯导融合,055的一体化桅杆降反射,这些都源于材料和电子的突破。到2024年底,装备谱系覆盖陆海空天,支撑“一带一路”安全,军工从基础链条到高精尖,全线提速。俄罗斯专家瓦西里·卡申2022年在珠海航展点评,中国高精尖武器已平起平坐世界前列,但实战检验是普遍短板。东风-17测试中,2017年飞1400公里,11分钟命中新疆靶场,偏差几米,机动规避美标准-3拦截,速度Mach5-10,远超美LRHW早期项目。2024年,美报告承认,中国高超音速测试领先,DF-ZF滑翔体核常两用,精度高到打固定目标如探囊取物。可卡申2024年10月在《军工信使》重申,理论可靠,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稳定性待考。美在中东迭代战斧,从百米精度提米级;俄叙利亚实战苏-57,优化抗扰。中国自1979年后无大规模冲突,装备多实验室或演习验证,鱼雷模拟命中高,盐雾下偏差放大。055型舰火力猛,130毫米主炮射程29公里,鹰击-21超音速反舰Mach6,2024年黄海军演8天,完成导弹对潜射击,暴露传感器小毛病。阿利·伯克96单元配置逊色,055的112单元深井设计,强调反舰。2024年4月,大连舰联合防空评估,遇空军模拟敌挑战,突出PLA重视海军防空,提升表面舰队作战力。卡申观点基于俄乌经验,实战暴露隐忧,如高超精度波动。中国优势在创新,055一体化桅杆低反射,鹰击-12陆攻。但专家提醒,演习严苛,战场多变,需持续调优。2024年,美智库CSIS报告,DF-17对航母威胁大,机动精度打动目标,但动海面打击存疑。俄观察家伊戈尔·科罗特琴科2024年分析,东风-17与歼-20参数优,但电磁干扰下表现待验证。维和中,坦克马里沙漠耐热数据反馈,帮助掌握复杂地形。中国军队不坐等,靠演训和协作补经验。2024年1月2日全军开训,73集团军两栖旅实装对抗,检验合成能力。东部战区“联合利剑-2024B”10月14日环台,舰机封控港口,远程火击模拟能源目标,积累海空协同。5月23-24日“联合利剑-2024A”,火箭军空军海军陆军联合,练海空巡逻、战场控制、精准打击,首次CCG与PLA合练,模拟封锁两栖登陆。10月“联合利剑-2024B”封锁演练,95艘舰艇东北东西南水域反介入,练多域协调。维和行动,运-20整建制投送“和平团结-2024”坦桑尼亚,071登陆舰重装抵非,高温反恐,坦克沙地排除隐患。东风-17加天气算法,055升抗扰模块,性能贴实战。这些举措不光稳军力,还让周边国家重审布局,美方反思部署。中国国防以和平为本,填经验缺口,实现从数据到实践的转变。俄专家卡申提醒,军队靠数据不够,复杂环境应对才真本事。中国军工路子艰难却有奔头。
朝鲜再次展示了一款高超音速导弹,它的外形与东风-17越来越相似,这背后暗示着同
朝鲜再次展示了一款高超音速导弹,它的外形与东风-17 越来越相似,这背后暗示着同一种可能性,即东风-17 导弹在高超武器设计潮流方面的引领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朝鲜首次公开并试射了新型高超音速导弹。开源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