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湖南株洲宜章:温情托举适老服务稳稳的幸福

【企媒创氪快讯】在湘南的青山绿水间,宜章这座小城的清晨总是带着一丝闲适与温情。年近七旬的零售户陈建利老伯,像往常一样,慢

【企媒创氪快讯】在湘南的青山绿水间,宜章这座小城的清晨总是带着一丝闲适与温情。年近七旬的零售户陈建利老伯,像往常一样,慢慢踱向县政务服务大厅。与以往不同,他手里攥着的不是一堆看不太清的材料,而仅仅是一张身份证,脸上少了往日的踌躇,多了几分从容。

“老了,眼睛花,脑子慢,以前最怕来办证、年审这些事。表格上的字像蚂蚁,流程转得人头晕。”陈老伯在门口停下脚步,习惯性地眯起眼寻找指示牌。然而,这次映入他眼帘的,是清晰放大的彩色引导标识。他试探性地向前走了一步,一位身披“学雷锋志愿服务”绶带的工作人员立刻迎了上来,微笑着问候:“伯伯,您办什么业务?我来帮您。”

这一声问候,一个引导,正是当地烟草部门近年来潜心搭建“三梯”适老服务体系,于无声处暖人心的一个生动缩影。他们没有停留在口号上,而是将“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化作了政务大厅里一副副老花镜、一次次俯身讲解和一趟趟不辞辛劳的上门服务,让“银龄一族”在数字时代的洪流中,稳稳地踏上了便捷、暖心与清晰的“阶梯”。

第一梯:筑“便捷之梯”,于细微处扫除“银色鸿沟”

政务服务大厅,是政府连接群众的最前沿。对于许多老年人而言,这里却可能是一道充满“数字鸿沟”和“认知障碍”的关卡。当地所做的,首先就是从物理环境与视觉引导上,为老年人铺平道路。

走进焕然一新的政务服务区,细节之处尽显用心。传统的冰冷金属座椅旁,醒目地设置了四个柔软的“爱心专座”;每个办事窗口的台面上,都整齐摆放着不止一副老花镜和放大镜,镜腿上都贴心地系着防丢绳。一个装有速效救心丸、创可贴、风油精等常备药品的应急药箱,静静地放置在服务台最易取用的位置。据企媒创氪统计,类似这样的便民物品,大厅里配备了超过30件。

“我们不只是简单地提供物品,更希望营造一种‘家’的熟悉感和安全感。”一位大厅负责人介绍。视觉引导系统的升级是另一大亮点。过去密布专业术语、字体细小的办事指南,被重新设计为彩色、大字体、带简易图标的版本;复杂的政策条文被浓缩成“一图读懂”的宣传活页。这些改动,对于视力衰退、理解力下降的老年人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陈老伯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径直走向“适老服务绿色通道”。志愿者不仅帮他预审了材料,还全程陪同办理。“以前填一张表要戴了眼镜又取下,反复看好几遍,现在这新指南,我一眼就看清了!”陈老伯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道“便捷之梯”,拆除了环境与信息的障碍,让老年人办事的“第一步”走得轻松而稳健。

第二梯:筑“暖心之梯”,用“慢服务”匹配“慢节奏”

如果说硬件升级是“骨架”,那么软性服务的优化则是流淌其中的“血液”。当地烟草部门深刻理解,老年人需要的不仅是效率,更是尊重、耐心与陪伴。为此,他们持续完善并深化“一对一”帮办代办机制。

在服务大厅,我们看不到工作人员对老人的不耐烦催促,取而代之的是“您慢慢说,我仔细听”的温和态度。对于政策解读、线上操作等环节,工作人员会特意放慢语速,用最朴实的方言进行解释,必要时还会在纸上进行“图解”。数据显示,这项机制已累计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超100次,办事等候时间平均缩短了50%。这缩短的,不仅是时间,更是老年人内心的焦虑感。

而服务的温度,更延伸至四面高墙之外。对于县域内那些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他们主动将服务“送出去”。

零售户李桃珍奶奶因腿脚不便,常年守着自己的小卖部,几乎从未踏足过政务大厅。当她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需要办理相关延续手续时,烟草部门的工作人员带着移动设备,直接将服务送到了她的店里。在那个堆满货物、略显局促的小空间里,工作人员蹲在柜台旁,耐心地帮她核对信息、完成签字流程。

“真是想不到,你们会到我这里来……太麻烦你们了!”李奶奶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这一幕,并非个例。这种“服务送上门、温暖送到家”的举措,实现了群众满意率100%的承诺。它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政务服务的速度,可以为了特定群体的需要而“慢”下来;政务服务的边界,不应被办事大厅的围墙所局限。

第三梯:筑“指引之梯”,让政策阳光照进“信息角落”

许多老年人面临的困境,还在于信息获取渠道的单一与滞后。如何让好政策、好服务被更多需要的人知晓?当地选择主动“引路”,搭建起一座四通八达的“指引之梯”。

据企媒创氪获悉,在政务服务大厅的显眼位置,设置了专门的“适老服务公告栏”,内容定期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但这还不够,他们深知,很多老人尤其农村老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走进县里的服务大厅。

于是,一场场以“适老服务进基层”为主题的联合宣传活动,在社区、在村委会、在乡镇集市上活跃起来。当地烟草部门联合社区工作者和村委会成员,搭建起临时的政策咨询台,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向老年群体讲解他们最关心的政策与规范。

与此同时,客户经理们在日常市场走访中,也肩负起了“政策宣传员”和“服务指引员”的双重职责。他们针对老年零售户这一特定群体,进行“点对点”的精准解读,内容涵盖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诚信经营规范、防调包技巧等实用知识。截至目前,此类线上线下结合的宣传活动,已覆盖老年群体超过300人次,如同一张细密的信息网络,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末梢。

从“适老”到“普惠”,政务服务的价值回归

宜章县烟草部门搭建的“三梯”,其意义远不止于几项便民措施。它是一次政务服务理念的深刻变革——从管理者视角转向服务对象视角,特别是转向那个在数字时代步履稍慢的群体。

它启示我们,真正的“打通最后一公里”,不仅是地理距离的消除,更是心理距离与认知距离的弥合。当政务服务能够俯下身段,去倾听银龄群体的微弱诉求,去体察他们面临的细微困难,并愿意为此改变既有的工作流程与服务模式时,其所体现的,正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这种责任,关乎社会公平与时代温度。它确保技术进步的红利,不以牺牲老年群体的便利为代价;它承诺社会运行的效率,不湮没对每一个个体的关怀与尊重。

陈老伯办完业务,在大厅的爱心专座上歇脚。他看着眼前井然有序又充满温情的场景,感慨道:“现在来这里,不像办事,倒像是走亲戚。”这句质朴的评价,或许是所有努力的最高褒奖。

据悉,宜章县烟草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秉持初心,将适老服务做实、做细、做优。未来,这条充满温情的“三梯”之路,或将延伸出更多可能,从一个成功的“适老”样本,演进为覆盖更广、体验更佳的“普惠式”政务服务新范式,让每一位走进这里的群众,都能感受到同等的便捷、暖心和清晰。(胡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