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书叫《活着为了讲述》,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唯一传记。
马尔克斯说:“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和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你们看,为了讲述,我在这事业放缓的日子里,记起了、重现了许多小时候的事。
不是我记性好,我也没把自己定位为讲述者,只是……很多往事想起了我,让我一吐为快。
就像这个教师节,让我很想唠一唠我的几位小学老师。

▲《山乡小渡船》意象画图
在赞颂乡村教师的音乐作品中,《山乡小渡船》无疑是最为深情的歌曲之一。
词作者佘致迪先生,也算是我的一位主管“头儿”吧,他曾担任湖南省音乐文学学会会长,我是晚辈会员。
佘先生是个多产而有趣的人,代表作有《猎人魂》(《乌龙山剿匪记》主题曲)、《家乡有条猛洞河》《党啊,亲爱的妈妈》《辣妹子》等,人们戏称他是“党的儿子辣妹子的爹”。
《山乡小渡船》当年风靡一时,张也等很多名家都演唱过。歌词唱道:
… 亲爱的老师,你就像那山村的渡船,把文明渡往山民的心田,把山乡送往希望的彼岸……

两脚泥的山民,对于“文明与希望”是概念不强的,但把老师比作山村的渡船,却是相当形象、相当能理解的。
小时候唱《山乡小渡船》时,文娱委员起个头并喊一嗓子“预备唱”,我们一帮小屁孩其实唱得是没心没肺。只有历经了一些人间事,再回望那遥远的小山村,觉得老师们真的好比那小渡船!
我小学一年级时,教我们语文兼班主任的是滕钟仙老师。我六年级时,教我们语文兼班主任的是滕钟仙老师的丈夫包琳老师。
这是一对前半生很苦的夫妇。
包氏家族本来在我们那县城里,算是有身份、有地位的望族。无奈“反右斗争”“十年浩劫”等运动一来,整个家族就不好了,包琳老师被下放到我们那穷乡僻壤一个叫“长梁”的地方,整日接受的就是劳动与改造。
长梁有多偏僻呢,去本乡镇上办事就是出远门了,反正你早出一点或晚归一点,就得用火把照路,否则你赶不及看不清那山旮旯。
形势宽松一点后,包老师一家搬到了乡镇上,跟我家是邻居,租住在一户铁匠家。不久又住到了村子南门外的马路边上,那时包老师谋生的手艺是理发。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那里的人说起理发、剃光头,都会开玩笑地说“你是去秀天那里,还是去包琳那里?”
杨秀天的理发店就开在包琳老师的隔壁。
迎得平反后,包老师夫妇都去我们那中心小学当了老师。这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实在是一种苦难辉煌。
有一个傍晚,在马路上散步的滕钟仙老师,特意等到了我那干农活晚归的父亲,然后聊了很久。
聊的大意是:我在念书方面已今非昔比,像换了一个人,今后学校和家庭一起好好护持我的成长。
前边的文章说过,我是读过一天学前班,又读过一次一年级的,那真是榆木脑袋不开窍,不知道读书为何物,总觉得不如玩泥巴、干农活好玩。
我再读一年级时,逢着滕老师接手,我猛然间醍醐灌顶,心明眼亮,开了天眼开了挂,学习节节攀升,考试基本第一。
我们是一年级第二学期才开始用上《小学生手册》成绩单的,下面是滕钟仙老师给做的记录和评语。

▲我的小学成绩单(小学生手册)一年级第二学期
包琳老师曾经跟我父亲一道,同台受过非常岁月里的非人责罚。所以,他跟我父亲的交往,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
包老师任教过我三年级时的数学课,教过我们打算盘,那全心全意赴在教育事业上的情形,至今历历在目。
以下是包琳老师给我们出过的数学试卷。

▲包琳老师给我们出过的数学试卷
升入六年级时,包琳老师任教我们的语文并兼班主任。
那时,各大队的乡小都没有设五年级或六年级,基本都要到我们中心完小来读五年级或六年级。
尤其是六年级时,真所谓群英荟萃,且又面临小升初的学习压力。所以,包老师对于我,那真是爱之切,又严之甚。
幸好,我还能稳住阵脚,没让包老师失望。当时我们六年级是六个班,我们是六(1)班。


▲我的小学成绩单(小学生手册)六年级第一学期
但小孩子嘛,有时压力上来了,也难免会闹些别扭。
记得当时有个叫滕海英的女同学,教师家庭出生,很优秀,六年级跟我们同学了一个学期,第二个学期转到县一中去了。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滕海英的来信,正文第一句是:远方的遥闻君气师之事…
哈哈,原来是我跟包老师赌气的小事,被另外的同学写信告诉了滕海英,她来兴师问罪了!
记得小时候看印刷品,封底都有这么一句:如有装订问题,请与印刷厂联系斢换。
我就去查字典,这文绉绉的“斢[tiǎo]换”,就是调换的意思。
在六年级第一学期,我的语文课本就遇到了斢换问题。全班就我那本书装订得异样,怎么也不好翻阅不好使。
包老师知道后,主动把他用来授课的教材换给了我,他就拿着那本异样的课本教了一个学期。


▲我的小学语文课本
对于我们的小学毕业照,我是一直耿耿于怀的,照得太随意了,师生基本的位次都没摆好。冲洗的相片纸也差劲,凑合着看吧。《放牛班的春天》比这照得好多了。
略插一句,盼望所有学校,在守住师道尊严的同时,也最好多拍一些有秩序有意义的照片合影。
我们的小学毕业照,最右边是我六年级时的班主任包琳老师,最左边是我二年级时的班主任肖玉生老师。

▲我的小学毕业照

▲放牛班的春天合影
关于肖玉生老师,我前边有专门的文章写过:《关于一位小学老师的琐忆—— 处方笺上的小作文之肖玉生老师》。
肖老师当时也教我们的语文,她对我最深刻的影响,是灌输了“养成每天都写那么一点的习惯”,也就是勤练笔(写小作文)和写日记。我从三年级第二学期起,写日记的习惯基本铁定养成了。
在快结束二年级的学业时,肖玉生老师赠给我一本《优秀作文选评》,并用毛笔写了留言。
这种鼓励,善莫大焉。使乡下孩子得以窥视更广阔的天地,“想写那么一点的冲动”时时涌起,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期许。


▲肖玉生老师赠送的《优秀作文选评》及用毛笔写的留言



▲我的小学成绩单(小学生手册)二年级
前边我还发布了三个童年时写的小作文,即:
《我在童年的沃土上种了一些蓖麻》
《我童年的梦中有一座石拱桥,还有那碾房和磨房》
《四十年前,有个骄傲的营业员,被我写在了备课纸上…》
这三篇都是写在了老师专用的备课纸上。
那么,是谁送的备课纸呢?就是肖玉生老师和二年级时教我们数学的付姗姗老师。
老师们把用剩的备课纸送给我,也是一种“渡”啊!
那年代,买个作业本、笔记本啥的,对于农家也是不菲的支出。
学校与老师们理解啊,所以,学校的奖励品差不多都是实用的文具,而老师们也乐意把用剩的备课纸等送给喜爱的学生。
我拿了这些备课纸,一是演算打草稿,再就是在上面写了些情趣满满的小作文。

▲我的小学数学课本
还记得,当年最喜欢看付姗姗老师在我的作业本上或试卷上打100分的样子。
那时,付老师还经常给我布置课堂作业之外的课外作业,并一一耐心批改。
那些课外作业本,我曾用心保管着,可能至今还放在老家的哪个角落吧。
付姗姗老师除了教数学,她还是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有时也带我们娱乐活动,教我们跳舞。
“你好呀你好,请你一起来跳舞…”至今还能记起这个少儿旋律,也就想起了充满青春活力的付老师。
付姗姗老师长什么样呢,可资亮相的照片太少了,只能从我二姐的照片里,见到付老师当年的模样。


▲付姗姗老师当年的模样
本文开头提到了马尔克斯的自传《活着为了讲述》,现实是,他在虚实之间,一直讲述着自己。
马尔克斯还有一句与世人共勉的话:“我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
山乡小渡船,渡了年少的我,让我怀揣梦想,向着光明和希望奔跑。
成年后的我走上了自主创业的路,几乎就得自渡。
自渡是件很不易的事,做公司嘛,难免起伏,有高光,有至暗,懂的自然懂,相助的自然相助,更多的就是看热闹了。
所以,我很怀念有人渡的时光,也向往着渡人的江湖快意。
教师节,致敬真心渡人的老师们!

【关于作者】
千丘生,本名田宏辉(曾用名田红辉),湘西籍土家族。身耕都市,心念乡野,主营一个文化策划工作室和一颗真实写作的心。
人生故事交流及商务合作,欢迎来撩!
越过山丘,看见千丘,看见您的关注、分享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