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有钱就行?南京大学通报食堂卖999元帝王蟹,网友评论区不淡定了

最近,有不少网友在网上发帖说,之前南京大学食堂搞了个“你来点菜我来做”的活动,当时有学生留言说想吃帝王蟹。没想到,11月

最近,有不少网友在网上发帖说,之前南京大学食堂搞了个“你来点菜我来做”的活动,当时有学生留言说想吃帝王蟹。

没想到,11月1号那天,该校仙林校区的一个食堂真的上架了帝王蟹,而且单只卖999元,面向学生销售。

食堂称帝王蟹价格较市场价低50%以上(校外同规格约1400-2500元),且免加工费,属“低价优质”常规供应。

因活蟹饲养难度高,采用“售出一只补货一只”的限量策略,首日售出1只帝王蟹(4名学生拼单购买)、4只波龙及多条石斑鱼。

就按一千元来说,对于一些每个月只有1500元生活费的大学生来说,也是要花费250元,也是很奢侈的一笔钱了。

到了11月4号,南京大学后勤处出来说明了情况,说那个卖帝王蟹的窗口是在试营业,现在已经调整了卖的菜品,保证菜品既多样又实惠,适合学生消费。

有网友说:“999一只帝王蟹你放我上班我可能理都不理,但是放大学这高低得和室友整一个尝尝。”

还有的网友说:“窗口已经调整,以后应该不会有了。看到南大的同学发文,帝王蟹尝鲜意外好吃。 ”

也有的网友说:“我去吃这么好!价格和实物匹配就行!我上学吃的那都是僵尸肉 ”

在大部分人印象里,大学食堂是给学生提供平价餐食的地方。突然出现近千元的“豪华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学生吃得起的吗?”感觉和食堂的本意有点背离。

有人会觉得,大学是教书育人、做学问的地方,食堂推出这种高端菜品,有点追求奢华、迎合商业化的感觉,担心学校的风气会变。

这件事像一个放大镜,照出了校园里可能存在的消费差异。虽然肯定有学生消费得起,但也会让更多普通家庭的学生感到落差。

大学里不仅有学生,还有教职工、来访嘉宾等。学校可能是想提供更丰富的选择,照顾不同群体的需求,比如偶尔想改善伙食的学生,或者用来招待客人。

后勤集团也说了是“试运营”,可能就是想看看市场反应,做一个新的尝试。未必是想把它当成主食来推广。

这件事情其实本身是没有什么错的,大概率就是步子迈得有点大,但是这个是否会成为一种趋势呢?

其实,在学校,大部分家长的需求不过也是吃得健康营养,对于一些高端食材,体现贫富差距的这种,还是尽量不要出现了吧!

从校服到食堂,学生的更多精力,不应该是攀比,但追求好的生活品质其实也没有错。

归根结底,大学的食堂,核心还是应该立足于为最广大的师生提供实惠、安全、可口的饭菜。在做好这个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再谈多元化和创新,可能会更稳妥,也更容易得到大家的理解。

南京大学此次尝试折射出高校餐饮转型的共性挑战:在公益底色与市场活力间寻找平衡点。理想的校园餐饮生态应是“普惠为根基,高端为点缀”,既包容多元需求,更坚守育人使命。正如网友所言:“烟火气中既需馒头管饱,也容得下偶尔的帝王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