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厨房电器的评价标准都很“功利”——
烟机吸得干不干净?
灶具火够不够大?
好像只要能完成任务,就足以构成“好用”。
但到了 2025 年,这套逻辑正在被快速刷新。
年轻一代的厨房观念很明显:家电不再只是“能不能用”,而是“好不好用、好不好看、好不好待着”。 烟机和灶具,也从传统意义上的功能设备,变成了承载生活体验的“空间伙伴”。
01 烟机:从“吸得干不干净”到“用起来舒不舒服”以前大家关注风量,现在大家关注——
噪音能不能低一点?
挥手能不能控制?
能不能嵌得更薄、更好看?
这背后代表的是厨房的核心矛盾在悄悄变化:
从油烟问题,转向“空间舒适性”。
比如当下不少高端新品开始强调静音设计、智能增压、一体化超薄机身。 像追觅 Z4000 这类全嵌超薄侧吸机,就是典型的“体验导向”产品: 仅 330mm 的厚度改变了传统烟机的压迫感,挥手就能调节强度, 30m³/min 大风量与 57dB 的低噪声,让做饭不再像打仗。
产品不只是“把油烟吸走”,而是“把厨房体验提升”。
这正是烟机行业的新方向:控烟能力是基础,舒适体验才是上限。
02 灶具:从“大火力”竞争,走向“可控火候”体验过去大家比火力,现在大家比——
是否精控?
是否省心?
是否安全?
尤其年轻人越来越追求“稳定火候”带来的烹饪情绪价值。
人们开始关注:
小火能否稳、不会糊锅
爆炒能否迅速锁汁
调火能否顺滑、精准
炉头是否易拆易洗
安全保护是否足够
像新一代的智能灶具,例如追觅 Z4000 系列,开始提供230° 多段火力调节、5.2kW 大火力、可移动炉头、三小时定时提醒、十重安全防护等。 这些功能并不是“堆配置”,而是让火候从“凭感觉”变得“可掌控”。
火候不再是玄学,是被系统理解、被科技调校的体验。
03 美学与空间:烟灶开始参与“厨房氛围感”消费者选择烟灶时的第一句评价,从“好不好用”,变成了:
“好不好看?”
开放式厨房带来的审美需求,让烟灶不再只是电器,而是“空间设计的一部分”。
2025 年的几大趋势十分明显:
超薄嵌入成为主流
灰、黑、哑光等低饱和度面板流行
一体化设计优先级大幅提升
指纹难留、耐油污的材质成为刚需
追觅 Z 系列的 AG 镀膜灰、轻薄全嵌风格,就是这种趋势的产品表达:
低调、有质感、不喧宾夺主,却让厨房更整体、更和谐。
厨房从“做饭功能区”,变成了“生活氛围区”。

过去烟机和灶具是“两个电器”,现在他们是“一个系统”。
2025 年最明显的升级之一,就是“烟灶联动”:
一点火,烟机自动开启
爆炒时自动增压
关火后智能延时排烟
这种体验不是炫技,而是解决厨房最真实的难点:
手油、忙碌、忘关、油烟滞留……
让整个烹饪节奏既轻松又有安全感。
智能,是让厨房变得更“懂人”。
结语:厨房的未来,是体验的未来烟机和灶具正在脱离传统“工具思维”,成为:
空间的美学组成
烹饪情绪的调节器
家庭生活方式的延展
智能系统体验的一部分
当厨房从“日常琐事区”变成了“生活体验场”,
烟灶从功能品转向体验品,是必然的趋势。
未来的厨房,不只是能做饭的地方,
而是一个让人愿意停留、愿意呼吸、愿意慢下来感受生活的地方。